内容简介

《时间与叙事》三卷集是保罗·利科继《活的隐喻》之后又一部探讨语义创新现象的力作。《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是《时间与叙事》的第三篇(第二卷)《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它对应于第二篇《历史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皆在扩展、深化、充实和开放亚里士多德的情节安排概念;在模仿活动Ⅱ的范围内,探讨在虚构叙事(此处专指文学作品)中时间塑形的特征和手段。


保罗·利科(1913-2005),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曾任巴黎大学、南特大学教授,并为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蒙特利尔大学等大学的客座教授。2004年11月,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有人文领域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一生写有多部学术著作,涉及语言学、诠释学、心理学、宗教学等领域。主要作品《意志哲学》、《活的隐喻》、《时间与叙事》等。

王文融,1958-196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编写了《法语文体学教程》、《法语阅读课本》、《法语教程》(主编)等教材。还参与撰写了《外国抒情诗赏析词典》、《欧洲文学史》、《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等著作。主要译著有《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书面叙事·电影叙事》等学术著作,以及《情感教育》、《贝姨》、《天根》、《暗店街》等文学作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周叶
    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有趣。对亚里士多德情节概念的现代辩护。心理活动也是一种享受行动,情节编排依然符合古典的论法。而第四章就像是对这一条评论的文本支撑。文本分析对我很有用。中间梳理理论的部分有点无聊,但是和热奈特隔空对话那部分有意思。利科清楚叙述行为和叙述之间的区别,在做文本分析的时候似乎把写作者和叙述者等同了起来。这点对我很有帮助,被问过好几次了。我终于找到了反驳的理论支持2023-10-17
  • KryseScalpel
    Bildung-Umbilung,很可惜的是历史叙事与虚构叙事平行的部分没有展开,不过利科也说得很明白了,两种叙事的亲缘之处在于情节编排,而对异质时间时间的综合恰恰就是形式最极端的情节编排。叙事为时间塑形为的是可理解性,是把本无意义的事情引入意义的世界。讲述行为时间/被述时间/生活时间互相区分,但被述的时间同时也就是生活的时间。对普鲁斯特的那段分析(追忆似水年华卷一卷六的对比)简直过于精妙,对过去时间的经验先是失去,又被寻回,但寻回失去时间的同时“我”也就寻回了死亡,于是这两卷前后对比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也是咬住尾巴的乌洛波洛斯。2022-05-27
  • Diaspora
    怎么说呢…《魔山》你等着2022-05-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