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版

以日本视角最完整还原亚洲两强较量的战争图景

甲午战争老大帝国败于蕞尔小国

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

[ 内容简介 ]

1894年清日的战争,清朝用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战争”;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欧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依据国际上对战争命名的惯例,明确作战当事国的主宾关系,《清日战争(甲午纪念版)》题为“清日战争”。清日战争已过百年,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留下了伤痛和耻辱。从那个时代开始,外来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国近代史上,当西方文明和明治维新与古旧的清朝体制发生猛烈碰撞时,战争的失败也催生了中国新的历史纪元。

作者将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等处馆藏历史文献中收集了大量华语史学界难得一见的史料和大量弥足珍贵的图片,爬梳整理,按战争经过、战争背景、战争、战时、战地各种局部、战争影响、大事记、图记、表记等编纂出一部崭新巨著。书中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深层挖掘和剖析,力图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有助于读者更多地认识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清日战争(甲午纪念版)》各部分均采用清日两国对比手法写作,全面对比双方的军、政、经、民等各方面因素,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较之以往单纯纪事或编年手法的突破,有利于对清日两国之间战斗力等军事能力现状的了解。

[ 推荐语 ]

凤凰卫视、《新京报》《第一财经周刊》《文汇报》《羊城晚报》《深圳晚报》《新民周刊》《南国都市报》《信息时报》《看历史》《炎黄地理》、凤凰网、人民网、搜狐网、腾讯网 联合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专著,是我读过研究这场战争最具价值的书籍之一,书中运用了大量日方的数据,几达巨细无遗的程度,甚至连日军炊事班使用什么炊具,都一一罗列出来。这种对技术细节的关注,一向是中国学者最缺的。不过,这《清日战争(甲午纪念版)》以日方史料为主,能引起争论之处甚多,光是书名,我估计就有不同的意见。

——叶曙明,近代史学者

这《清日战争(甲午纪念版)》也许也不可能得到很多读者的认同,但是我想谁都没有办法否定,作者在写作这《清日战争(甲午纪念版)》的时候的孤诣苦心。

他搜集了那么多资料,他对于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对这场战争很多具体的方面,所做的研究和探索,我看在中国的历史学家里面,没有人能够做得到,至少中国的历史学家好像还没有人能够到日本去做这样的史料搜证。

——香港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对于维系东亚的稳定来说,那段历史中依旧蕴藏着不可忽视的丰富财产,这也正是这本《清日战争》的价值所在。

——《书城》


宗泽亚,日本研究学者,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科学院工作。多年专注日本古代民间风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史的研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屠龙少年于海明
    黑船敲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敲开了清国的大门。2017-05-12
  • Vins3nt
    唤醒国人太难,即是今天亦是半睡半醒之间罢了资料相当详尽,虽然大都来自日方2018-12-08
  • 曹昂Hsiu
    作者以“中立”之名将奋起反抗的中国军民称为野蛮,而侵略屠杀的日本人却被作者赞美“文明”,将日本人的侵略和屠杀解释成中国人激怒他们而引来的复仇,将整个战争归因为长崎事件“触痛”日本人的民族自尊。在作者的笔下,中国人挨打就是自找的、是活该,被打了还还手才导致被打得更惨,应该躺平求饶。作为一个稍有常识的中国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歪曲。作者的简介上写着八十年代末移居日本,估计现在已经是日本人了吧。2021-04-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