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金汁》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两种农学传统:即以士人为代表的学术农学传统与农夫、农妇日常所践行的实践农学传统,该研究藉由肥料技术来分析两种传统之间的分野与交汇,重点关注士人的思想与革新实践以及普通农民的农业劳作各自在中华帝制晚期肥料学史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研究认为农民和士人在帝制晚期肥料史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积肥、制肥与用肥是肥料使用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农民的着力点在对肥料的搜集(即积肥)上,虽然他们惜粪如金,但是仍然陷入到技术内卷中,他们的勤劳并没有带来所谓的“勤勉革命”,反而陷入危机中,直至施肥劳动获得的边际产品接近于零。士人虽然在制肥、用肥的层面上虽提出了诸多理论与新见,但他们依据的原理的模糊性及其在“实效”上的苍白无力,加之学者们设计的肥料积制、施用方法在技术上的繁琐、复杂与经济上的昂贵与不合理,所以没有被农民吸收并应用到肥料实践中,其发明的新技术只停留在单纯技术发明的层面,而未能被应用到实践中引起技术革新,更遑论技术得到普及从而造成肥料技术革命。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指导教师曾雄生。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山人
    将一部有味道的肥料史写得非常具有可读性,每一个个案的建构都是不错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但在结论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没有充分展开。2018-03-30
  • 豆友215661561
    作为一本肥料技术史论著,本书从整体上展示出了一种新的气象。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农学传统:即士人农学传统和农民农学传统。与之相关的是,他将技术视作一个过程,这其中既有农民的参与,又有士人的加入。从过程论的角度来审视中国肥料技术的历史,他认为完整的肥料技术应该包括施肥原理阐述、肥料的收集、施肥的器具、肥料的制作、肥料技术的传播以及施肥技术六个方面,在这六个方面中农民和士人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是不相同的。这种技术史观,避免了将肥料技术简化为积肥和施肥两个环节的作法。是对肥料技术史的一种开拓。2020-04-22
  • 豆友234983582
    作为论文来说很有趣,码了不少其中的参考资料准备看看。2022-03-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