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灵魂猎人》是一部富有洞察力的、原创的关于尤卡吉尔人狩猎生活的人类学著作。尤卡吉尔人鲜为人知,是生活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科里拉河上游地区的“土著人”。作者基于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集中讨论了尤卡吉尔人生活在“镜厅”世界的实践意义,人、动物与神灵共同居住在这个世界,他们被认为是无穷无尽的互相模仿的双面体。在这个世界,人处于一个“中间状态”,他们的灵魂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身心一体,既是个体自我也是再生的他者。这迫使他们在努力超越差异和维持自我身份的必要性之间进行微妙复杂的平衡。


作者

拉内•韦尔斯莱夫,丹麦奥尔胡斯大学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研究院社会人类学教授。2003年获剑桥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2017年以来任丹麦国家博物馆馆长。

译者

石峰,人类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下颌线保卫官
    在Willerslev看来,尤卡吉尔人的万物有灵论、视角主义本体论与De Castro所论述的不同点在于,后者是一种抽象认知,而前者是一种具象实践,这种实践以“模仿”展开,模仿作为“在世存在”的必要模式,既要追求相似与融合,又要保持差异与区隔,既要同化他者,又要强调自我,是“部分的同一”、“双重视角”,故而“模仿”其实就是一种关系,尤卡吉尔猎人生活在一个“拟态化”的世界当中,作者将这个世界称为“镜厅”:(hall of mirrors):“每件事物都伴随着它自己几乎无穷无尽的模仿,并扩展到所有的维度,持续地相互反映、相互呼应(p18)。”但需要注意的是,万物有灵论只是尤卡吉尔人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之一,动物还可以是商品或其他什么,要视具体实践语境而定。2022-10-14
  • Ashtree
    其实没有太懂,哲学是硬伤2022-10-05
  • Rison.Wongzit
    在没接触过存在主义、知觉现象学和拉康镜像理论之前,并不建议人类学学生读这本书,但如果对于embodiment和认知人类学有了一定的积累,看这本书就会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啧啧称奇,不只是赞叹于作者在本体论转向中的深刻洞见,也赞叹作者将他的理论描述的如此通俗易懂。body image 和 body schema已经被许多学者论述过,作为感知的自我和作为反思的自我与外界的交织,形成一个超越二元论的现实。但让我深思的是,作者把它置于了实践理论的框架中,从实践看待这个过程的可选择性,强调投入和抽离的切换,强调人根据情境改变镜像中的策略,弗雷泽的交感巫术、E-P的两支矛都得到了新的解释,让人豁然开朗。本学期最让我震撼和引发思考的一本书!2022-05-3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