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千百年来一向生活散漫惯了的中国农民,一夜之间来到公共食堂集体就餐,的确是生活方式的一个重大改变。但是,吃饭方式与社会制度之间,并没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农民是在家里吃饭还是在公共食堂吃饭,充其量也只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可是,在庐山会议后的全党“反右倾”过程中,在何处吃饭这个生活问题,与当时的许多事物一样,竟上升到了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公共食堂也就赋予了“社会主义阵地”的特殊意义,凡是坚持公共食堂,就是坚守“社会主义阵地”,反言之,就是破坏社会主义,就是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于是乎,一度垮掉了的公共食堂重新恢复,全国出现了第二次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唐乐
    最喜欢的是里面收集了大量史料,报纸摘要,比作者的叙述更能够体现当时的风气,报纸中的部分文字虽然现在看着有些突兀,但是很符合当年的基调。2019-12-31
  • justsososo
    老师推荐来读的,还行吧,看完确实对大锅饭始末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但是感觉也就还行,有些啰嗦2023-10-13
  • FakeFake
    有些灵感。不过写作终究抽象不足。2019-12-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