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劳特里奇出版公司出版了二十世纪众多顶级书系……这些美观大方、印刷精良的平装书的确具有非凡的价值,我们必须感激劳特里奇将这些思想传奇带回到普通大众的案头前。——《爱尔兰时代周刊》

  《胡塞尔与《笛卡尔式的沉思》》是对胡塞尔的艰深难懂的现象学导论的一个优秀的介绍,它巧妙地将胡塞尔的著作与当代英语哲学联系起来,为解读胡塞尔的著作、为详细理解胡塞尔的那些气质非凡的术语提供了全新的学理背景。——Jonathan Webber(斯坦福大学)

  《笛卡尔的沉思》是20世纪著名哲学家、现象学奠基人胡塞尔生前发表的三部现象学的导论性著作之一,它是胡塞尔哲学成熟期的代表作。《胡塞尔与《笛卡尔式的沉思》》基本以一一对应的方式,结合胡塞尔的其他著述以及未公开发表的手稿,对《沉思》中的五篇沉思予以细致的分析说明,应其中所涉及的现象学的重要问题进行了严谨的讨论与梳理,并且剖析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所特有的概念、术语。《胡塞尔与《笛卡尔式的沉思》》简洁明快,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沉思》本身的艰涩烦杂,可谓是一部恰到好处的“先验现象学的导论”的导论。


A.D.史密斯,1970年代初期在牛津大学学习哲学与神学,并在那里完成了博士论文《论物理实在的本质》。2003年转入苏塞克斯大学(Univ.of Sussex)哲学系,现为该系教授。研究领域有:哲学史、现象学、形而上学、语言哲学、心灵与行为哲学、感知、宗教哲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Hier Tanze
    翻译不符合中文语序,产生阅读障碍。史密斯将胡塞尔与分析哲学作对比,颇为有趣。例如,在外在主义看来,存在两个现象学上同一的主体,但仅由于这两个主体与不同的物理环境相关联(表面上都是水但分子结构有所不同),它们的“精神内容”会变得不同了。因此,胡塞尔的纯粹内在说明注定会失败。可惜史密斯在此问题上为胡塞尔的辩护很含糊。与胡塞尔不同,罗素和摩尔的感觉材料理论与感觉主义者相同,都坚持诸对象与诸意识行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相互关系。感觉材料理论没有看到意识的意向性,把感觉经验的每个可觉察的特征看作那一经验的对象的特征。给出对主体间性处理的批评,我们并不是从他人身体的知觉出发去认识他人;主体间性可能是主体性的先验前提而非相反。史密斯强调胡塞尔的本能意向性概念有处理身体和主体间问题的潜力,这倒引向精神分析传统。2021-09-27
  • ophoebus
    挺好…很感激这本书了。2017-10-06
  • 草帽
    第三章以后开始变得难起来了……现象学有种禅宗的感觉……2018-04-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