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探险家沃斯》是帕特里克·怀特以传奇探险家路德维希·莱卡特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史诗巨著。以莱卡特为蓝本的主人公沃斯性格固执,阴郁又不修边幅,他探索澳洲内陆的计划得到了富商波恩纳先生的资助。在探访波恩纳先生时,沃斯偶遇了罗拉小姐。罗拉幼年父母双亡,被姨母波恩纳太太收养,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女性,理性而孤僻。她和沃斯相互吸引,在探险队出发后也和沃斯互通书信。但很快,探险队深入内陆,两人失去了联系,只能在彼此的梦境与幻想中相互倾诉。
对于沃斯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寻找内陆秘密和财富的探险,更是一次深入人性与灵魂的朝圣之旅。在壮丽而严峻的自然中,探险队历尽艰险和挑战,逐渐瓦解,只有幻象中的罗拉支撑着沃斯走向生命的终点。

作者:
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1973年因为“以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心理描写的叙事艺术,将一座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怀特出生于英国伦敦,不满一岁时随父母回到澳大利亚悉尼。自幼患有哮喘,多幽居独处,童年时光在澳大利亚的农场度过。1932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法国与德国文学,读书期间出版了首部诗集《农夫与其他诗》。
怀特一生创作颇丰,出版有《人树》(1955)、《探险家沃斯》(1957)、《乘战车的人》(1961)、《风暴眼》(1973)、《树叶裙》(1976)等长篇小说12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此外还有剧作8部,以及诗歌、自传及未出版作品多种。怀特的作品笔触细腻、富于诗意,擅长在意识流及叙事之间自由切换,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怀特一生拒绝了无数文学奖项,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1990年9月病逝于他在悉尼的公寓。
译者:
胡文仲(1935—),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澳大利亚文学研究。1990年被授予悉尼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被授予墨尔本大学荣誉教授级研究员。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上云峰
    不知道好不好,看不下去,如果是好书那完全是被翻译给毁了2021-09-14
  • 宫胁咲良
    本书以莱卡特的探险活动为素材创作,但并非完全的“探险类小说”。主人公沃斯组建了一支探险队深入澳洲内陆,但却近乎覆灭,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作者怀特对现代人内心精神世界的探索,也体现出二战后人们价值观的混乱;小说中的沃斯矛盾且纯粹,他带着高傲与自负,试图挑战沙漠险地,以不合乎理性的举动给团队带来许多的险境,最终成为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又在死亡的逼近中完成了思想的洗礼,作者充满诗性的手法拔高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同时,小说中也描绘出大量有形有色的人物,如与沃斯相互吸引的罗拉小姐、波恩纳太太、布雷恩顿-波伊勒等,这些人物来自不同阶级,绘就了一幅宏大的澳洲社会全景图像。本书贯彻了“人景共存、思想渐现”,凸显出人的心灵之中那一片未知而神秘的领域,以及劝诫我们永远保持一颗永远充满勇气并尝试走出困境的心。2023-08-18
  • dark energy
    只有很少数顽强的人会费力挣扎着前进,冲出他们的虚荣的花花世界,走进苦行和丰收的沙漠。信仰与爱是前行强大的力量。2022-12-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