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体制与运行研究》以不同时期国内外存在的主要边缘地区开发模式为坐标,探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作者认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人文条件、国家的内外环境、中国治理新疆的历史路径,决定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为了完成任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了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内部结构、运转方式和人员组成,发展出世界上的开发边缘地区的模式——嵌入-生长模式。

蒋力蕴,湖南永州人,生于新疆富蕴县,1983-199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就读,1990年至1995年在新疆大学政治系任教,1995年至1998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就读,现从事反恐怖研究工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FainT
    开篇先阐述古今中外的屯垦移民历史。基本矛盾是历来屯垦和和平时期农业生产的矛盾:复杂的管理监督成本.VS.小农生产方式,老龄化提前,边陲被内地虹吸人才资金,军事化下指令性加工环节对屯丁的盘剥,经济严重落后于地方,边境农场的贫困化,新流入的民工素质较低etc. 这还是基于上世纪的材料写的书,一代人过去,应该又发生了巨大变化。理论和材料组合有点生硬,看在领域特殊份上,多给一颗星2020-05-12
  • 郭留白
    往来南北疆的火车上读的,火车一路上驶过石河子、奎屯、阿拉尔这些书中提及的兵团城市,窗外是成片的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田,也算是体会了一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太祖箴言。具体到此书,只能算是本当代史著作,书中主要的调查访谈都集中于9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那个中央转移支付乏力同时农业剪刀差尚存的年代,内忧外患放大了兵团的一些制度缺陷。而书籍出版之日距作者成书之时已有20年,这20年间兵团众多制度有了不少大变动,作者却几乎只字未有添补,实在是对不起本书的书名。2019-08-05
  • 逆风飞扬
    有关建设兵团的书籍似乎不多,这本从清朝开始到千禧年的管制概况都说了一下,包括兵团的婚配,转业等问题,也暴露了体制较僵化,军政任务在身,难以跟上商业步伐的难处。千禧年后土地制度发展是内地释放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这书没有太多涉及。结尾综述还说发挥兵团集约力强的特点,继续嵌入-生长模式,其实还是没有跳出建国以来的治理思路,经济的矛盾没有突破,扣一星2023-04-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