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格尔茨在《尼加拉》中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描绘了东南亚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种国家形态,并将它与近代以来的现代国家形态和理念交相映照。他沿着马克斯·韦伯式的理路,从历史资料和田野经验中建构了一种“剧场”式的国家形态:各种大大小小的国王以自身的地位、礼仪和形象为根基,营造出相应的国家形象,在这种国家形态中,那些在现代国家中的关键因素如疆界等反而是不那么核心的问题。格尔茨并不打算否定权谋、剥削、军事、暴力等因素,而是在承认这些因素都在国家建构中发挥作用的同时,更偏重于指出现代政治学中对身份、人观、仪式等重要方面的忽视。

现代国家同样也存在着上述维度,只不过由于研究者们身在庐山之中,这种国家的“符号学”体系被大大遮蔽了。在拓展我们对现代国家的理解方面,《尼加拉》已经做出了足够重要的贡献。甚至可以说,作为一种完整的国家“类型”,尼加拉已经烟消云散,但作为一种形象,它至今仍然活着。


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1926 -2006),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茨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中产阶层家庭。1950年毕业于俄亥俄州的安逖澳克学院;1956年,他以《爪哇宗教》获得人类学博士,曾先后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员、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芝加哥大学任人类学副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教授。由于格尔茨在文化理论和文化阐释领域的卓越贡献,他被视为解释人类学或者象征人类学的奠基者,然而他的影响已经超越人类学本身而渗透到更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格尔茨的文化解释理论表现在以文化群体为分析单位的宗教、法律、艺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上。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yuuei
    翻译得很好啊,虽有译者自己一定的“发挥”的成分,但是分寸感很好,和我所感受中的格尔茨是很贴近的。“剧场国家的戏剧,以及对它们的摹仿,在终极意义上,既不是幻象,也不是谎言,既不是伎俩,也不是骗术。它们是曾经存在过的。”2022-01-13
  • anerdgotnoname
    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我的问题(可能是我的问题),看完完全不知所云…尼加拉的剧场国家到底剧场在哪里?格尔茨用所谓的历史资料写了出“想象民族志”并认为王权服务于庆典,就是尼加拉的政治模式2021-11-08
  • cocomilk.
    第一学期的第二本民族志 读了两周才读完 读得辛苦 也领略了格尔兹的魅力 Culture as text.2021-12-3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