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感觉派小说选(修订版)》是修订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主义成分的流派是创造社。它的成员接受德国表现派的影响,强调“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①,并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来写潜意识、性心理和变态心理,创作了《Lobenicht的塔》《叶罗提之墓》《喀尔美萝姑娘》《青烟》《木犀》等短篇小说。在一部分作品(如《残春》《阳春别》)中,还片断地运用了意识流手法②。虽然如此,创造社主要还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流派,它的现代主义成分仍然依附于浪漫主义而存在。真正在小说创作领域把现代主义方法向前推进并且构成了独立的小说流派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初期的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人——这就是当时所称的“新感觉派”。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冬樵椒山
    感觉穆时英非常有新感觉的风味...无论是描写还是意象都很妙比如白金的女体塑像和上海的狐步舞那两篇...但一旦进入讲故事的范畴则:写be写的比谁还开心(公墓和第二恋...)。。施蛰存很硬但写法有点古,一看就知道是土生土长国人,写心理写的特别妙...将军底头和魔道篇真是不错。。。2024-02-12
  • 星期五的傍晚
    1.1985年5月1版,2009年4月1印,285千字。2.主要是穆时英、施蛰存的作品。穆时英感觉主义、意识流更多,情节很松散;施蛰存更侧重心理分析,可读性较强。3.大都以上海为背景,多写男欢女爱、灯红酒绿,氤氲暧昧。4.比较喜欢《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梅雨之夕》《石秀》《公墓》《夜》《春阳》《白金的女体塑像》《名片》。6.情节弥散,句子繁复,读着挺累;穆时英咋那么爱用英语单词。。。2024-01-14
  • 小婼的缺口
    第一次读以为最喜欢施蛰存,再读觉得穆时英也不错。结束了收尾工作。2022-12-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