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海错图》为聂璜的作品,共有255个条目,336种生物,其中绝大部分为海洋生物。《海错图》不仅有细致艳丽的工笔绘画,还有作者十数年的实地观察记录和文献考证,可谓是古代中国最后一本传世海洋生物图志。雍正四年(1726),《海错图》一书由雍正近侍苏培盛交入清宫造办处,后深受乾隆、嘉庆、宣统等皇帝的喜爱。《海错图》共分四册,前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因其极为珍贵,面世尤为难得。本次出版的《海错图》在保留全本的基础上,附以简洁明了又不失专业的注释与译文,使当代读者可以从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体会文字、绘画之美,亦可体味清朝时期颇具趣味的生物科学观。


作者聂璜,字存庵,浙江钱塘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康熙年间,唯有《海错图》一书传世。

译者戴启飞,江苏南京人,毕业于湖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参与译注《徐霞客游记》《曹植集全译》,独自点校《明穆宗实录》。 吴冠臻,籍贯天津,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翻译作品有《酉阳杂俎》(译注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木南君
    忘了在哪里第一次听说《海错图》,当时只觉魔幻,毕竟关于海底的生物,我们知之甚少。这次阅读除了好奇,也算了解史料。翻开几页,就被工笔画吸引了,绘画风格我见得不多,总之觉得有趣、长见识。因此一边看《海错图》一边再去翻看其他资料,由此认为:很多海底生物大概就是传说中“龙”的雏形,和美人鱼一样。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口头传播,便成为神话。真真假假到底重要吗?并不重要,反正环境污染和恶意捕捞应该也灭绝了大部分稀有的海底生物。2023-02-01
  • yanxiao1st
    看完了,过瘾。多亏有解释,不然古文大白话照样看着费劲。下一遍该换个什么方式来读?看到最后居然看到了关公蟹,刚在孩子的《我们赶海去》上看过。2023-02-06
  • 小白佐夫
    很多吃过,没吃过的更多2022-07-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