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与至亲至爱告别,终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张洁对母亲住院患病期间点点滴滴的忠实记录,是一场人生至爱的告别。书中,母亲以七十高龄在夏天的太阳底下推小车卖冰棍补贴家用,担心弄坏女儿的电脑连说话也是远远站在房间外面,怕成为女儿的累赘冒着下不来手术台的风险接受手术,又强忍术后不适做恢复训练……读起来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回想起那些我们自己被疼爱的故事。

世界很大,每一种疼爱都不同。但不论是哪一种疼爱,请记住:最疼自己的人也往往是最需要自己的人。愿“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少一点,愿“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还在”多一些。


张洁

著名作家,第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迄今WEIYI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中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无字》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作品被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芬兰语、荷兰语、意大利语等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作者的长篇叙事散文,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粉色蘑菇有毒
    为了标记这本书,重新下载了豆瓣。2024年读完的第一本,是哭着读完的。2024-01-03
  • 卧听南窗雨
    20世纪90年代初,54岁的作家张洁,在其80多岁的母亲病逝后,大病一场…在一年多的痛苦挣扎中,张洁用散文长篇追念她母亲生命消逝前最后八十多个日夜的生命历程!2023-01-01
  • 湛泊
    “这一年她七十六岁,我五十岁。到了五十岁我才懂得如何多爱一点自己的妈。”这本书的作者张洁,她亲.自带母亲去体.检,总相信一个b超若没问题,便代表了母亲依然被健康眷顾。然而,在无数个“我以为”之后,她的母亲罹患了脑部绝症。悔恨倏地攫住了她,自责的念头如影随形地扇着她的耳光,而流不尽的眼泪也改变不了梦碎。她一次次地扪心自问:我本可以更关心母亲的……读到这里,我震惊了!原来如此爱自己母亲的张洁,都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关心母亲。12年后的今天重读,我才真.正地体会到那般五味杂陈的心境:害怕失去亲人,后悔没让这一失去的噩耗晚一些再到来。然而,人到30岁的我,注定要伴随着——失去的加速。这几年,几乎每两三年就会从故乡传来亲人逝去的噩耗。或许,生命中蕞不该留下的,是悔恨。2023-02-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