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贺卫方作序 《南方周末》推荐

一部兼具现实关怀与历史维度的慎思之作。

既突破了对“法治”概念的神圣化和简单西方式定义,提出了“贵族法治”、“官僚法治”和“帝制法治”等概念,亦改“法律儒家化”为“儒家思想法律化”,补充和发展了关于帝制中国“官僚法”的论 断。

内容简介:

《法治是什么》将法治在中国的历史源流及发展演变作为一个核心议题,对中国自秦以前直至近代发生的社会结构变迁、政治形态与法治的转型进行了全面梳理,时间跨度涵盖了整个中国法律史。上篇对“法治”这一概念作出了类型学上的划分,认为法治经历了由“贵族法治”到“君主法治”再转向“民主法治”这样 一个历史演变,并把法治转型与中国历史上两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关联起来,意在打破固有的西方概念体系,力图重新描绘“历史上的中国法”,揭示中国法的内在机理和特质,寻求其发展之道。下篇选取中国近代法律史上的典型人物沈家本、章太炎和孙中山等人作专题研究,全面介绍了各位近代思想家的法治思想及实践,对于他们在中西方文明碰撞中寻求适合中国发展之路的努力做出了客观而公正的评述。


李贵连: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名誉所长。主要从事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近代法的教学研究工作。著有《沈家本年谱长编》、《沈家本传》、《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风扇啊喂喂喂
    法制史小书,可读性不错2020-03-22
  • 北野文
    实质意义的法治国家主张,不是立法机关制定通过的任何“法律”都能无可置疑地被认定为“法”。因为法之所以为法,绝不是只因为它具有强制力等形式特征,而在于它实质上所蕴涵的超实证的自然法理念,也就是能保障每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权利和最持久的和平共处。2017-01-05
  • 潇潇清秋暮雨
    从别亲疏、殊贵贱、断于礼的贵族法治,到外儒内法、治吏治官、封建专制的君主法治,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惯性将现代法治的空中楼阁碾为齑粉,沈家本的司法改革、章太炎的法治方案、孙中山的党治蓝图都没能完成转型,即便曾经的革命党转换为执政党,并不意味着民主法治能一蹴而就,但愿长江黄河不会倒流。2022-06-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