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沙乡年鉴》是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代表作,其中的《大雁归来》《像山那样思考》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经典译林版《沙乡年鉴》采用牛津大学出版社1949年初版,由著名环境史学家侯文蕙教授精心迻译,美国利奥波德基金会主席苏珊•福莱德作序推荐,并附有全书动植物中英文名称及拉丁学名对照。书中收录利奥波德1947年未发表的序言,配以33幅英文原版插画,生动呈现一位博物学家的自然情怀。

《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在《沙乡年鉴》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威斯康星沙乡农场和谐生活的追忆,也记录了为追求科学的生态观而经历的教训和痛苦,并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全书蕴含着他的土地健康和土地伦理观,语言清新优美,内容严肃深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洋溢着对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的挚爱情愫。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职业化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他曾前往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等地为美国联邦林务局工作,后成为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创建了荒野协会,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观。1935年,他在威斯康星河畔的沙乡购买了一个荒弃的农场,尝试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并以此为素材撰写了大量随笔,与他的其他文章汇编成著名的《沙乡年鉴》。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理智荔枝木
    小时候看的,印象就是很闷。2023-12-07
  • 道不远人
    作者从自然/社会/历史/人文的角度描述了其对土地生态的观察,激发读者从这些新颖的角度发现和思考我们与土地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关系。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二和第三部分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其中关于土地伦理以及生态美学的阐释,很符合我的价值观:人是要克制自己的,书中将这一点扩大到了人类社会,此外逆境与苦难是必须的,有其不可被替代的价值。然而在书中也透露出一丝忧虑,即人类也许最后依然会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对的反面,而且这正在发生,但作者依然透露着一丝与此对应的希望,我想那便是广大自然爱好者/自然教育者/自我完善者的努力方向吧。十分感谢引导我接触自然教育的一土营地和云南在地,这种贴近自然本真的美好值得我们继承和传播,孩子们在AI时代即将到来的此刻,也许最需要的便是此等美学教育和贴近感受的启蒙,家长可以关注2023-12-06
  • 水挽千江
    第一部分宁静优美,第二部分稍显枯燥,第三部分的土地伦理让我受益匪浅。2024-02-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