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8月25日去世。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内容简介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greatabel
    “大多数学者有着奢侈的求知欲。谁还想成为智者呢?谁还为了行为而去思考和研究呢?不可估量的饱学之士懒得去思考,他们越陷越深。人要想消瘦就必须走进沙漠40个星期。”“我的宗教——假如允许我这么说——就存在于为造就天才而做的工作中。教育乃是一切希望之所在,一切给人慰藉的东西就叫做艺术;教育乃是对创造物的爱,是超出自爱的厚爱;宗教乃是“超越我们的爱”;艺术作品乃是这种超越自身之爱的完美写照。”2018-08-29
  • 一花一世界,一个字包含的含义是有多种可能的。今年读的最慢的书。读哲学最好用古语言。比如文言文拉丁语。开阔思想而非局限思想。 你只能看懂你已经懂的部分。就像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我们只能感受我们已经感受到的。open your mind2020-10-08
  • Nelson
    尼采的笔记大部分保留的精选,可以了解其思想的变迁。其精神三变与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爱恩的两个面孔,一个“权力意志”一个“永恒轮回”,实则一体。2017-12-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