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一书是对《大纲》的解读,其中包含了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学派间的讨论。这里所讨论的《大纲》是马克思的理论和政治思想发展的核心。实际上,在《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组成部分的论证,甚至可以在这些论证中找到其解决。这二可能性不仅证实了政治经济批判与马克思的国家概念间的关系,而且明显体现了马克思否认国家在管理集体知识方面之作用的立场。尤其是革命、共产主义和转变这几个概念。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在《大纲》中被提出而在《资本论》中进一步发展)给出了无产阶级的核心概念和构成,其主体性和行动的能力。阅读作为马克思政治批判基础的《大纲》,你将远远超越经典马克思本身。如果想要继续讨论马克恩主义危机(即使是在当前的精致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遭遇全球危机的情况下),那我们应该在那些马克思已有的回答以及批判性的发展之外,去寻求马克思主义新发现的潜在可能性。《大纲》一书不仅仅是一本经典性(genetico)的著作,而根本上是一本展望性(prospettico)的著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
    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课程 2024年春2024-06-13
  • 漏网之鱼怀英
    之前发誓不骂翻译。这书是一个革命家写的,不是理论家写的。2024-05-19
  • 无虞
    奈格里试图从革命主体的塑造这一政治性视角(意大利的自治运动)解读马克思的政经批判,这一解读集中在大纲而非资本论,是因为大纲是直接针对危机的写作。卢卡奇以降的西马学者,强调资本逻辑的铁皮牢笼的统治,而奈格里则主张资本主义是有着两个主体的社会体制,贯穿政经批判的主线不是资本的辩证统一逻辑,而是资本与劳动的分离和对抗逻辑。资的危机始终是对无产阶级控制能力的危机。奈格里试图在资本对劳动实质吸纳的框架挖掘二者对抗的可能性与意义。他将全球化和技术发展与马克思的分析结合起来,在生产的基础上凸显出在流通领域展开批判的重要性。因为流通不仅是组织和连接所有独立的生产时刻的纽带,也是所有再生产的社会条件的纽带,它涉及资本的社会化。术语翻译不统一,需配合英译本食用。2022-07-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