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传统与现代、道义与功利的交锋异常激烈。一群青年男女分别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诗人小野出身贫寒,虚荣心极强的他试图通过娶富家女彻底改变人生;哲学系毕业生甲野厌世悲观,决意离开虚伪的家庭;美丽却傲慢的富家女藤尾,希望摆脱原本的婚约,另觅良缘……最终,这些年轻人迎来了各自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
小说末章,逝者藤尾房间里的银色屏风上,正是铜绿花茎红紫花瓣的虞美人,“在银色中盛开,又在银色中凋落”,华美而幻灭。夏目漱石以此花为题,以花喻人,人“忙于在这种活法那种活法之间做出权衡”,满足于充斥着嬉闹、喧嚣、欺骗、蔑视、践踏的生存喜剧,却忽视了道义衰退之下人生的大悲剧。

夏目漱石(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出身于东京官吏之家,一八九〇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英文专业。一九〇〇年赴英留学,一九〇二年归国后,在东京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夏目漱石兼具东西方文化素养,早期致力于俳句创作,后创作小说,代表作有《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三四郎》《后来的事》《门》《心》《明暗》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CATCHER
    人生会出现各种问题。吃米还是吃粟?是喜剧;生还是死,是悲剧。三百多日,日日夜夜,从早到晚,苦苦思索在此种活法与彼种活法之间,而后复又三百多日。沉迷于生存喜剧的抉择与游戏,忙于权衡活法之间的利弊,忽视生与死的问题,忽而喜剧社会不堪重负,悲剧降临,唤醒道义,重建生命的厚重感,悲剧的伟大之处便有了,敬畏之心诞生了。2023-08-02
  • 昼行苍苍
    一本非常奇妙的奇书……既有日本文学的韵味也有西方文学的雕琢,文体是小说但议论说理又像散文,对话节奏,以及对环境、道具和角色动作走位的注重又如同戏剧,整个故事的时间线只有短短几日,但是每一章自有一套时间顺序,情节的发展或是在一天之内渐次发展,或是在同一时间点齐头并进,这本书非常注重写作技巧,但是到最后写作技巧、甚至故事的完整性也在收尾的说理面前反而没被看得那么重要,可以说是收放自如到让人感觉大脑被玩弄的程度了,特别是间或插入作者本人的身影的写作方法让我想到了自己近几年非常喜欢的萨克雷,不由得开始思考这本书究竟是戏仿还是一次崭新的尝试呢。不过不论是哪一种读完都感觉被深深震撼了,非常喜欢。2023-08-10
  • 豆友195171518
    好看的,很多心理描写真的细致入微。但是我讨厌把所有罪责都给女性成受的这种男权叙事处理方式,小夜子凭什么要接受小野?藤尾为什么一定要以死为结局?为什么女性总是以一己之躯承担所有的罪责?又是讨厌日本男作家男凝视角的一天。我还是喜欢三岛由纪夫。2023-02-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