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为马长寿先生遗稿,系利用关中发现的碑铭25种,从其题名的姓氏、官爵、姓氏变迁、婚姻关系、阶级分化、部族融合等方面,研究这一时期关中各族的历史,初步解决了过去很难弄清的问题。《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系以碑铭证史的典范,得到了治史者的高度评价。


马长寿(1907—1971) 中国当代民族史家。字松龄,又作松舲。山西省昔阳县人。自幼丧父,家贫,由寡母抚养成人。1929年太原进山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攻民族学专业。1933年毕业,留校任助教,自学比较语言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民族调查方法等课程。

1936年转中央博物院任职,先后在四川大凉山、川西北等地考察彝、藏、嘉戎、羌等族的社会历史。从1942年起,相继在东北大学(当时在四川)、金陵大学(当时在成都)、四川大学等校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1955年调西北大学任教授,并根据国家规划筹建西北民族研究室,任该室主任。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Latreia.Histor
    理论虽然过时,但是本书仍然值得反复阅读。对于关中部落迁入有大致的勾画,可以说今日关中人多半为徙戎之后。所谓的“汉化”“民族融合”,本质上在基层社会是“编户齐民化”,是政治力量塑造的结果。(另外更加确认自己是 氐人后裔了....2017-07-11
  • Isaac
    作者利用从前秦到隋朝的碑铭,对关中地区部族的官爵、姓氏和婚姻关系变化进行阐述,进而窥见当地阶级分化和汉胡部族融合的变迁。2023-01-13
  • 江有香草目以兰
    咱就是说,几十年了,还是觉得要是能写成这样就好了2023-09-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