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问大于生命:生命受学问支配,徐迟笔下的那种“白痴天才”是极致。

还有一种,生命大于学问:生命因学问的滋养而变得更加饱满丰富,乃至气象万千。李泽厚既是如此,既有漂亮的羽毛,也有俗气的辫子。

难能可贵的是,他摆弄起来都这么自然。

自然就讨人喜欢。

看看这《李泽厚近年答问录》就知道了。


李泽厚(1930-) 美学家。长沙宁乡人。194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2-1983年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学会副理事长。近年主要在国外讲学,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世纪新梦》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Angie Zhang
    李先生的学问,那是非常好……2008-05-17
  • 路石
    大师的记忆力真好,天才的脑结构匪夷!2021-12-31
  • 爱跨栏的东郭
    读了一本《李泽厚访谈录》,待月听雨阁主辑录,没有出版。暂标这本书。李泽厚提倡道德应该分为两种:一是政治哲学相关的社会性道德,它是建立在现代个人主义和社会契约基础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以保障个人权益,规范社会生活。另一种是与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相关的宗教性道德,它有关终极关怀、人生寄托,是个体寻求生存价值、生活意义的情感、信仰、意愿的对象。前者是公德,是公共理性。后者是私德,是个人意识。这两者也可以成为内圣外王。2021-12-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