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十五类偶然事件如何演变成社会瞩目之焦点。一部分当下干部执政能力及网络素养之沉思。

基于数以亿计的网络舆情数据处理,首次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指数化科学厘定,主人翁责任,第三方视角。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蹦跶的跳跳猫
    看了前五个事件,虽然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本书体现的还不够完善,但是在针对网络舆情和突发公共事件中危机处理应遵循哪些原则却写得很好。2014-05-18
  • 艾斯苔尔1994
    如果你是新闻学的,写舆情报告作业之前看是极好的。2016-07-23
  • 村口王师傅
    涉及各级政府部门及官员的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占比近六成;舆情源头近八成为中央与地方新闻单位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微博作为舆情源头和助推作用日趋凸显;民生诉求、涉法涉警、贪污渎职三大领域舆情热点事件最多;舆情传播的时空特征效应显著:网络热点议题平均存活时间为 16.8 天, 75% 的重大新闻事件在报道后的2-4天网络关注度最大。市级及以下论坛是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集中首发论坛。79%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网民积极评论对网媒增加报道有推动作用;网名对比较重大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贡献率为59%80%以上网络主帖、博文回复浏览比在8%以下;2021-05-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