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代表的概念》以日常语言哲学为指导,深入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脉络,揭示出“代表”是一个超出现代民主范畴的的独立概念。皮特金通过对霍布斯、伯克、密尔等西方政治思想大家的比较分析,梳理出形式代表观与实质代表观两大脉络,为人们在纷纭复杂的争论中找到关键点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发。鉴于皮特金分析的透彻和系统,《代表的概念》已经成为当今西方关于代表研究的经典,引证率极高。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政治科学系名誉教授,在政治理论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学生,《代表的概念》是其代表作,刊行四十余年仍盛誉不减,《代表的概念》使其获得了2003年度有“政治学诺贝尔奖”之称的“约翰·斯凯特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יוֹחָנָן
    作者是阿伦特的学生,这本书是研究代表概念的必读之作。2016-03-09
  • 我有一个小咪
    作者皮特金是阿伦特和沃林的学生,这本博士论文(1972出版)读起来自然找不到《论革命》的才气,倒是越发“政治理论”了(恕我直言,这个领域确实没有什么必要研究),翻译也不是很好(这套书看了两本都不太好)。首先从霍布斯的形式代表理论出发(第2章),指出其本质是根据权威来授予代表,其观点也见于德国基尔克 耶利内克 和韦伯的有机团体理论(认为官员-代表者是集体的专门组织和有机体)、民主代议理论和沃格林的作品中,其挑战在于为何当选者可以更加真实完整,而只能诉诸于意志论即代表的在国家中的特殊作用。45-50实质代表只能关注代表行为与代表者。(第3章)后者为代表示stand for或描绘性代表,认为代表要反映全体选民意见、即代表他者,比如比例代表制73(第4),前者就是代指示或象征性代表,把代表看作是代表2021-08-04
  • 秋白
    私人阅读史中又一次《宪法学说》式的经历。它不是专题研究,讨论的几乎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前提性问题。2020-02-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