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村落械鬥與聯盟

圓滿平安熱鬧的文化概念

乩童與社區意志的型塑

地方層次的改運與驅邪

冥婚、超自然範疇內的流動

英美世界第一次有學者對台灣鄉村民間信仰

進行全面而系統性的田野民族誌分析

本書主要內容來自焦大衛(David K. Jordan)1966-1968年間在台南縣西港鄉保安村(化名)所做的民族誌。這是英美世界第一次有學者對台灣鄉村民間信仰進行了全面而系統性的田野民族誌分析。本書由移民過程談到家庭與村落的信仰組織,由村民的宇宙觀談到村民與各類超自然範疇間的互動,焦大衛並提出了能有助於理解台灣漢人村落如何來面對自然生態與社會變遷的調適模型。書中觸及的許多主題(村落械鬥與聯盟、圓滿平安熱鬧等文化概念、乩童與社區意志的型塑、地方層次的改運與驅邪、冥婚、超自然範疇內的流動等),在經驗與理論層次都具有開創性,對相關研究領域影響深遠。本書附錄文章(1994)刊出焦大衛1990年代對當時台灣宗教與社會變遷所提出的後續觀察,該論文將時間向度納入考量,也有助於能更凸顯出焦大衛認為台灣民間信仰歷經社會變遷而仍能自行調整的觀點。


焦大衛(David K. Jordan)

曾就讀史丹佛與芝加哥大學,1969年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David K. Jordan長期擔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教授,研究專長為文化與心理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漢人民間信仰、社會語言學等。Jordan在研究與教學方面興趣廣泛、聲望卓著,他是研究漢人社會的人類學家中較早期的拓荒者,所著的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1972),是英語世界第一本全面而完整的台灣漢人民間信仰民族誌分析m他與 D. Overmyer合著的The Flying Phoenix(1986)[中譯本《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2005],是另一本研究漢人社會民間結社與扶鸞現象的開創性著作。Jordan民族誌報導中,往往能對漢人社會民眾宗教實踐進行細膩的社會與文化心理分析,並提出結構性的解釋觀點。Jordan多...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落雨回家
    不同于家族和会社的乡村社会研究进路,讨论了乡村世界观中各种形象的意义2019-04-07
  • 游野
    汉人民间信仰,讲轿仔的时候,想起了在西北看到的仪式,惊人的相似!2017-02-27
  • 恐山revoir
    对乩童的解构,从一个神职人员解构为懂得灵活变通熟知村内复杂关系的人,甚至提高到了社区团体的集体道德准则的施行者的高度。对结构功能主义的突破就是引入了一个像福柯说的可以自我持存的弹性动态性框架,随着社会整体结构和文化的变迁不断调整自己的功能和形象。给了一种新的思路,联系到父权继承体系也很有启发不过还是蛮好奇对神的论述其实只是具体到特定功能的表达,神之间并没有很明显的能力区分,只是各种竞争性解释吸引信徒?同时似乎邻近地区的神职人员会出于同种文化和解释路径的影响做出一样的解答。2023-09-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