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跨越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美术史四大学科,在探索青铜纹饰、图形文字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种介于文字和装饰图案之间的“图像铭文”,继而讨论了三者的演化与古代社会、文化、政治、宗教、礼仪发展的密切关系。

《另一种古史》并非一部以年代、地域或文化编排的通史,也不是一本仅仅研究古代中国青铜器铭文和纹饰的专著。作者不厌其烦地全面梳理考古发现、视觉艺术实例、铭刻资料和文献信息,并对一些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其苦心所在,凝缩于对中国古代社会关键问题所产生的感悟之中。从某种角度讲,这些感悟实际上是对早期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脉络的概括性总结,试图勾勒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在始创和形成进程中来自多方的贡献、错综复杂的形态与别具一格的特性。


杨晓能(xiaoneng Yang) 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美国华盛顿大学美术史和考古学博士;曾任职于中国文化部文物局出国文展办公室,随后长期主持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纳尔逊一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东方部;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坎特视觉艺术中心亚洲主任,并担任美国埃德加·斯诺基金会董事。

作者研究兴趣广泛,侧重以考古发现为出发点来释读中国文化艺术。其著作《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考古成就》(TheGolden Age of Chinese Archaeology:Celebrated Discoverie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在美获评2000年杰出学术出版物;其两卷本、长达千余页的《中国历史的新思维: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学》(New Perspectives on China’s Pa...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耒昔
    重构上古三代的国家社会毕竟不容易,虽然书中缺乏精思妙想的论证,但有着突破传统旧说局限的意识。就像作者所说,这只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关键问题的感悟。2013-11-01
  • [已注销]
    重新把书读了一遍,虽然前200页比较乱而且“前人之述备矣”,第五章起论证“图像铭文”还是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的。期待杨老师以后可以挖掘更深。2012-07-24
  • 镜斋
    金文和甲骨文到底哪个更古老?2012-02-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