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论友爱》是由三篇文章组成的一《论友爱》:《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

1.在《什么是装置》中,阿甘本解释了什么是装置这个概念,装置就是权力关系与知识关系的交点

2.《论友爱》中,阿甘本对爱做了解释1. 有一种纯粹的存在感,一种存在的感觉[aisthēsis]。2. 这种存在感本身是甜美的(hēdys)。3. 存在与生活之间,感觉到某人的存在与感觉到某人的生活之间存在某种对等。如此的陈述定是尼采论题的预备:存在——除“生活”外我们没有其他方式来对它进行想象。

3.在《教会与王国》中,加入了神学的思考,讨论了权力关系问题。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

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和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著述颇丰,包括《裸体》《渎神》《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例外状态》《语言的圣礼》等涉及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的著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后飞雁
    德勒兹“装置”的各种线很有趣:一条条异质的动态线,变向、转折、间断,蕴生出新线的可能性;弧线限定、包围出体制(装置的一种),但最终又被不断衍生、转折、变异、彼此交错的“力之线”所穿越和渗透。德勒兹的“绝对内在性”是持续生成的,阿甘本的“绝对潜能”是自持的,这个区别很有意思。但,为什么有人这么喜欢用别人的想法写排比句?每次都看乐了哈哈。2018-05-12
  • 姜的论文很有意思,事实上德勒兹在生命的最后(95,《巴托比,或句式》)中直接用《白鲸》的“原人”回应过阿甘本的巴托比(阿甘本承93年南希《无用的共同体》的《即将到来的共同体》出现巴托比以及《巴托比,或论偶然》),不知道姜为什么略过这一点,而白鲸与德勒兹第一个文本《荒岛》是其生命至始至终的首尾相应;跳开这一点,阿甘本对潜能本体论式的强调所想针对的,谢林在“开端”问题中以“能够不去存绝对在”去想象过,是可以自由嬉戏与内在亲密的绝对者2018-05-24
  • Bowie S
    收錄姜宇輝那篇論文夠帶勁的,整個充滿德勒茲的流變生成風采(對抗阿甘本的沉靜凝思?),不輸阿甘本本文(本文很多都已經讀過)。2018-07-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