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比较文学基础读本》精选中西比较文学原始文献,为比较文学专业学生的入门和基础读物,勾勒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脉络,深化研究者的学科观念和问题意识。意在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学科意识,为未来的比较文学从业者夯实研究基础。作为人类总体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比较文学代表了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的确,比较文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发现更高自我或实现自我的更高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比较文学是哲学——不仅是单纯认识论意义上的哲学,更是作为“认识你自己”的实践哲学,即人文之道。通过此在的实践和实践的此在,比较文学成为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标志和先锋。在这时,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便得到了最终证明。《比较文学基础读本》便是基于以上认知编选的,以供比较文学专业内外师生基础教学与拓展阅读之用。《比较文学基础读本》收录了18世纪以来的文学和哲学名家的经典文章原文或中文译文,他们对比较文学的定义、范畴、内涵、意义、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阐发了各自的观点,对国内比较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参考意义。选取的文章如赫尔德的《论文明的进步》、雷马克的《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杨周翰的《比较文学:界限、“中国学派”、危机和前途》。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卡列宁与牧歌
    导言、上篇、中篇对学科入门有益,下篇当中几篇选文论及范围距“比较文学”范畴相去甚远,而选文中的意识形态话语色彩又似乎太过于明显,读后仍然不知本国比较文学发展现状,因此意犹未尽。后记(一)(二)似乎是对前辈学者的溢美之辞,臆测其目的大约是为比较文学学者树立一个标杆式理想人格,但说教意味太浓,其中通过将现代文学的胜利讽刺为话语规训的成功来抬高带来的文人情怀、儒家气质的古代文学传统,高扬“中国灵魂”,又何尝不是隐含着建构一种以本土传统文化为中心,而将非我族类视为他者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倾向呢?将现如今一度作为人文重镇的知名大学学科沦为低端知识市场人才流水线的现象归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却忽视更加宏大、让人讳莫如深的体制问题,又何尝没有媚俗倾向?2022-11-06
  • silhouette
    始终围绕比较文学是什么的问题2022-09-17
  • 里昂布里昂
    啊啊啊啊啊啊!沛公!选的都很好。翻译也到位。值得一读。2017-10-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