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里的所谓“小历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性的、地方性的历史;也是那些“常态的”历史,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喜怒哀乐的历史。社会惯制的历史。这里的所谓大历史。就是那些全局性的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等等…… 以往我们的传统史学对大历史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问题出在人们用某种绝对化的,单一化的宏大叙事模式去研究这些问题,抽去了这个“大历史”的生活基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生活基础还给“大历史”,这个生活基础就是我们所谓的“小历史”。这个“归还”的工作一旦结束,大,小历史的区分也许就不再需要了,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就像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那样。

《小历史与大历史》是历史田野丛书之一,是一部关于社会发展史研究的理论专著。以往我们的传统史学对大历史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问题出在人们用某种绝对化的,单一化的宏大叙事模式去研究这些问题,抽去了这个“大历史”的生活基础。《小历史与大历史》做的,就是把这个生活基础还给“大历史”,这个生活基础就是我们所谓的“小历史”。这个“归还”的工作一旦结束,大,小历史的区分也许就不再需要了,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就像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那样。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乡土研究中国中心主任、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等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明清社会史、史学理论、民俗史等,曾先后出版《吏与中国传统社会》、《狂欢与日常:明 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专著十余部,《欧洲史学新方向》、《剑桥插图中国史》等译著六部及论文、学术评论百余篇,另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总主编、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总主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席缪
    方法论和视野都很好,实为有思,对历史研究中的“精细化”程度实践与模式展现,都很有意义,要高过同系列的其他历史人类学著作。历史人类学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如陈春声等所言,年轻学者不知典章与纵横,妄图以小历史颠覆大历史。另外,有号称读过三千本书的人夸赵老师文笔好的,就实在是呵呵了,书中繁琐碎语反复出现,这个问题在其他论文中也是同样,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影响阅读。2016-04-09
  • AMBER
    社会史应该作为研究历史的范式。湖州双林镇讨论关于市镇与权力的平衡关系,城市-市镇-农村体系,多有对施坚雅大区域宏观体系的品论。接着看顾颉刚的理论和杨念群的著作。2011-10-13
  • Matrix
    不太喜欢论文集,拼凑成书,2010-07-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