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新选组组长口述作品

★ 100多年后中文版首度引进出版

★ 试图恢复新选组极不公正的历史评价

【内容简介】

幕末时期,新选组承担着维护京畿治安的重任,是著名的佐幕派武士集团。他们身处时代剧变的旋涡中心,深度参与了禁门之变、鸟羽伏见之战、戊辰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永仓新八是新选组草创期的核心人物,也是新选组干部中极少的幸存者之一,他在《最后的武士:新选组始末记》中回顾了新选组的整个历史,讲述了浪士上洛、暗杀芹泽鸭、池田屋袭击、油小路激战等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最后的武士》获誉】

这些人对新选组口诛笔伐、倍加嘲讽,把新选组说成一个私立的暴力集团。而世人被他们蒙蔽,乃至小说和评话都把新选组视作暴力集团。我一直为没有人为这一冤屈平反而感到遗憾。我想,这部书应该能为新选组的昭雪尽一份力……

——山川健次郎(前东京帝国大学校长)

“那些年纪轻轻就死掉的、如今长眠于地下的同志又会做何抉择呢?”

——岛田魁(伍长,编有《岛田魁日记》《新选组名簿》)

“时易世变,身陷囹圄,积郁而作。兼追怀告慰战死之同志。”

——中岛登(编有《中岛登觉书》《战友姿绘》)

“人来人往皆是惑,难退难进诚可哀。”

——尾形俊太郎(副长助勤、文学师范)


【作者简介】

永仓新八,天保十年(1839)生于江户。本姓长仓。原为松前藩藩士。在修行武艺途中,结识了近藤勇并加入浪士组。新选组成立后,担任二番队组长等职,是新选组草创期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池田屋事件、油小路事件中均有活跃表现。在戊辰战争中,他曾作为甲阳镇抚队和靖共队(靖兵队)的一员与官军作战,尔后从米泽返归江户。后获得回归松前藩的许可,成为藩医杉村介庵的入赘女婿,改名杉村治备(后改名杉村义卫)。其后渡海前往北海道,担任桦户集治监的剑术师范。离职后,返回东京开设剑术道场,后再度移居小樽。他作为新选组干部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在板桥建起了近藤勇、土方岁三两雄之墓。大正四年(1915)病逝。

木村幸比古,1948年生。灵山历史馆副馆长。专攻日本近世思想史。著有《新选组战场日记》《新选组与冲田总司》《新选组日记》(以上均由PHP研究所出版)、《史传 土方岁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九月
    庆幸未受银魂太多“荼毒”,没有先入为主的形象偏见。口述史虽不可尽信,终是可贵的史料,解说和注释已修正了不少细节。章回体编撰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故事性,吃来丝毫不觉琐碎疲乏,赞美引进之功。2021-04-05
  • Sotang
    閱於2021年4月11日2021-04-11
  • 麥荷門
    书里始终弥漫着的强烈愿望,也就是“重新审视失败者历史的希望”,是一个不新鲜但是非常有价值的核心要素,于是这些个人经历变得重要,于是追踪当事人视角、还原具体历史情境变得重要。此外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其简练曲折、颇具可读性的文本内容,对仗工整的评话风小标题妙趣横生,经常出现三两句写景就烘托出氛围,一两处动作或对话就突出人物特点的妙笔,其中以芹泽鸭的记叙和描画最为成功;而诸多细节对当时社会风貌和武士生活的展示也有相当作用,如果说《黄昏清兵卫》中“善刀而藏”的模式化故事像线条色调柔和浪漫的浮世绘,那么《最后的武士》就更像暗影幢幢但真实感暴突的黑白照片。2021-07-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