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奏折原为君主广谘博采的主要工具,臣工凡有闻见,无论公私事件,俱应据实奏闻,以便君主集思广益,督抚提镇司道等员,彼此不能相商,各报各的,其内容较例行本章翔实可信,所有不便形诸本章的机密事项,或与朝廷体统攸关的事情,或有兴革更张之请等,俱在折奏之列,而且奏折因有君主的朱批,更增加其价值。因此,就奏折的性质而言,其重要性,远在题本之上。其次就宫中档奏折原件,或办理军机处奏折录副的史料来源而言,虽有不少廷臣的奏折,但其主要来源是来自直省外任官员,所以奏折对地方事件报导极详,含有非常丰富以及价值颇高的地方史料,包括吏治、社会、经济、文化及中外关系各方面,研究有清一代的的历史,奏折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清朝奏折制度/明清史学术文库》原属刊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甲种丛刊。作者庄吉发,多年来致力于清朝奏折制度与沿革方面的研究,且能够以满语为手段,分析研究大量第一手档案,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了无痕
    略过了第五章,深以为憾2019-11-16
  • siren
    讲清朝奏折制度的演变,多论述其积极意义,是了解清朝的重要知识背景之一,得读。不枯燥。有很多插图。御批的内容,尤其是四爷的,能逗死人。2022-03-20
  • 快乐小驴
    清初,本章是外朝政府处理政务的正式公文,奏折主要是内朝皇帝预闻事务时秘密使用的工具。臣工上奏奉到批谕后,若欲付诸施行,仍应另行具本谨题,经大学士票拟进呈,经部院大臣会议具奏后,皇帝始能正式颁旨饬行。2024-04-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