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福柯晚期讲座集第二本,拜德雅持续增量中!☆

• 从古希腊时期德尔斐“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到基督教于4-5世纪所发展出的一种新的自我技术——“述说自己”,再到现代科学对自我的探查,西方文明对于自我本质的追究从未间断。

• 福柯注意到自我的形成和演变史中所蕴含的中断,而这正是福柯在这两次演讲中试图揭示的由基督教的诞生而导致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甚至决定了后来西方自我文化的发展方向,影响所及,直至当下。至此现代自我、现代主体得以诞生。

• 关于自我和主体的思想是福柯理论中一以贯之的内容。自我如何形成,使用了什么技术是他一直追问的议题。福柯在达特茅斯学院的这两次讲演,简明扼要,不失为进入其主体理论的一篇导言。

-内容简介-

《自我解释学的起源》收录了米歇尔·福柯于1980年11月17日和24日在达特茅斯学院所作的两次演讲:“真相和主体性”与“基督教和坦白”。

此外,两篇与这些演讲同时的文字也收录其中。

第一篇根据同年10月23日在伯克利分校所举行的公开讨论会整理而成,福柯在讨论会上谈及了坦白、自我技术等话题,并回答了相关提问。

第二篇来自迈克尔·贝斯于同年11月3日对福柯的采访。


-作者简介-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思想史家、社会理论家、语言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作为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知识型、权力、知识考古学等观念对之后直至今天的人文科学影响深远。其代表作有《古典时代疯狂史》、《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等。

-译者简介-

潘培庆,198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语系,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后赴瑞士留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对中西哲学、中西政治文化战略的比较研究有兴趣。著有《解构中国政治文化战略》,译作有《福柯思想辞典》、《福柯的最后一课:关于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治》、《什么是批判?自我的文化:福柯的两次演讲及问答录》、《词语》、《论自愿为奴》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滑铲大师
    自我技术,就是向个人提出规定的程序,为的是“根据某些目标来固定他们的身份,维持这种身份,或者改变这种身边,而这些都要通过自己对自己的控制关系,或者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关系”。在基督教文化中,“表现真相”和“述说自我”就是两种典型的自我技术/工艺,从而对信徒进行限制和塑造。因为是面向公众的讲座,正文反倒没问答环节和访谈录里的干货多。印象深刻的几句话:“无疑,今天的主要目标不是去发现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是拒绝我们所是之人”、“善,它有待于创新”、“观念本身不具有权力,机构本身也没有权力。当有人在控制它们时,它们就具有了权力”。2022-04-18
  • 南极旅行家
    现在读福柯或许还不算晚。在罗马时代认知主体和意志主体相结合,借助话语的力量塑造自我。在基督教时期,自我技术将真理与牺牲相互缠绕,坦白令一种自我的真理与自我的牺牲成为可能。笛卡尔第一次将基督教的自我解释学转向哲学的运用,从而开启了主体性哲学。(任何人没读过最后的附录采访我都会感到遗憾)2022-10-07
  • 宫胁
    在福柯看来,现代性中以权力技术为核心的自我技术脱胎于基督教的自我技术,而基督教的自我技术又源于对斯多葛派和新柏拉图主义的自我技术的继承和改造,罗马帝国时期的自我技术又是对古希腊哲学式修行和自我技术的发展。福柯通过研究自我技术的谱系学梳理出主体性与真相之间的关系,重新构建作为伦理主体的自我。2022-09-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