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刘超,安徽六安人,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南京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教科书的整理与研究。主持第一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小梨盐柠
    博士论文原来是这样的量级…… 这本书在描述清末、民初、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之编写的基础上,研究教科书的内容,探讨了历史教科书与民族主义认同、政权统治合法性认同之建立的关系,即本书书名——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实际上,教科书是联结政府(国家)、编者(学界)与学生(民众)的纽带,对民族主义思想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国民教育对民众进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灌输,是社会动员最有效的途径。2024-06-10
  • Schreien.
    学长是章爹的学生,锋芒与锐气几乎在整本书中几乎都能看见。但这种锐意却是以实力打底的,作者对近现代史文献和史料的把握让人叹为观止,同时作者对史料的阐释和解读也很到位。做民国教科书的学者很多,但私以为这一本书是做得主线最为明晰、论述最为有力的一本了。王明珂在《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里面反复强调教材作为构建共同体意识的工具作用,这本书则对清末民初教科书意识建构功能进行了典范式的研究,值得五星。2024-05-01
  • 朱颐钊
    大致按照「先进思潮(重大事件、知识精英、考古发现)—教科书呈现—原理分析」的理路分主题讲了清季民国历史类教科书的若干问题,在议题呈现和材料铺陈方面可谓面面俱到。看参考书目所列,几乎把当时涉及近代国族认同的中文著作搜罗殆尽,可资参考。不过在论述方面惜乎未有更深入或者更宏观的见解。对民国部分的讨论似也集中在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所能直接触及的范围之内,如广州、瑞金、延安乃至抗战时期的溥、汪政权的历史教学,可能会更有意思吧。2022-11-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