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论人的自由的本质——哲学的导论》是海德格尔1930年弗莱堡大学夏季学期的讲座,被收入维多里奥·克劳斯特曼出版的《海德格尔全集》第31卷。《论人的自由之本质》是海德格尔除《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和《物的追问》两部“康德书”,以及前者的“初稿”《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之外,解释康德哲学的又一本力作。 《论人的自由之本质》开篇就点出书名本身的矛盾,即人的自由之本质的“特殊”,与哲学导论的“普遍”之间表面上的矛盾,将哲学基本问题——存在的意义问题,与人的自由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前者涉及存在者之整体的展现,而后者则关涉到人之此在在时间中的个别化,从而获得自由。 《论人的自由之本质》写于《存在与时间》之后,其最大的看点在于,海德格尔并不是用他自己的术语来重复讨论存在与时间的问题,而是巧妙地借助并发挥康德对“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及其之间关系的讨论,进一步推进了他心目中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深度,或者说扩充了其内涵。通过他独特而卓越的解读,一方面使我们从“康德”的角度进一步理解他本人的“存在”与“时间”问题,另一方面,也将对康德哲学的解释推上了全新的高度。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ZiGZaG
    内容上彰显了海氏一贯的特色,明快而不失深度。但结构上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戛然而止的结尾,没有接着对康德的解释更深入地展开自己的思想:如果说康德只是把“自由”问题局限在了“因果性”问题的论域之内,而“自由”问题应该作为一个存在论问题,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得到妥善的处理呢?也许在其他地方已经被解决了,但在这本书里呈现得实在太稀薄了,这使得这本书本身的结构显得很不合理,所以也难怪被命名为“哲学的导论”了,因为它还没有涉及海德格尔意义上的真正的哲学。所以可以说,全书基本上还是被笼罩在康德哲学本身的巨大阴影之下,只是对康德哲学的分析和解释,缺少像《尼采》那样足够鲜明的“六经注我”的强大气势,康德和海氏本人之间的张力没有展示出来。但作为一部讲课稿,也是情有可原的。最后要为赵老师的翻译打扣!2023-09-22
  • 一杯里尔克
    这本书葆藏的内在激情超出了以往对海德格尔所做的所有阅读。2024-01-31
  • 南极旅行家
    对自由的追问引向了哲学本身。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共属一体奠基于自律之自发性,自发性意味着自身独立开启一个序列,又将我们带向因果性,在因果性中运动的乃是最真实的存在者,也即显现的存在者,这种显现乃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本质,就其存在而言即是作为一种持久之在场的存在,在场意味着当前,从而归属于时间论域,在对时间的考察。存在在时间中显现,因而存在内在地与时间关联,对时间之为时间性的分析,也同一切存在者关联起来,由此,存在与时间的问题也是作为一种存在者的人的问题。人,就其与存在的关系而言,是自我领会着,或者说领会存在的此在,就此,人达到了自身的本质,也即一种自由。对这种自由的发问关涉康德的两个批判,自我直观的纯粹直观和自我意志的纯粹意志是理性的两个面向,它们共同提示出存在对人的攻击,因果性是自由之本质。2023-09-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