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罗伯特•谢伟思让读者无限接近斯大林。作者通过莫斯科尚未公开的档案、当事人的亲历证词以及私人收藏等,使斯大林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领域,在革命时期和战争年代等不同时期的形象逐渐清晰。谢伟思分析了酗酒的父亲和虔诚的母亲,格鲁吉亚血统,宗教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革命热情对斯大林造成的潜在影响,以此来阐释斯大林日后成为布尔什维主义激进分子、苏共领袖以及统治“暴君”的深刻内因,并进一步从斯大林的政治天赋、诗人气质中找到他崇尚权力、热衷报复、冷酷残忍的根源。

斯大林被神话了,也被歪曲了——这是罗伯特•谢伟思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的权威且引人深思的结论。


罗伯特•谢伟思,英国著名俄苏史学家。首批接触前苏联秘密档案的西方历史学家。著有《托洛茨基传》《列宁传》《同志们:共产主义世界史》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游逛的青春
    这本书的每句话都充满了英美那种不可一世刻意诋毁东方的意识形态,基本没有什么客观可言。这种传记也只能作为敌人眼中的斯大林这一角度来看待。作者的态度是能诋毁就诋毁,不能诋毁创造条件诋毁,如果没有资料那就依靠小报报道和花边新闻,可以说是斯大林的负面新闻大全。2023-06-11
  • 阿贡
    为了骂而骂 满篇的主管揣测 总之就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慈父的过错,所有的政绩要不是慈父,就会更好。2022-08-29
  • 「樹木希林」
    三星半。比较琐碎。高加索的崇山峻岭,缔造了一位坚韧不拔的人。从朱加什维利,索索,柯巴,再到斯大林,书中阐述了一个立体的斯大林。关于慈父,一直矛盾重重众说纷纭:人类历史上最后的沙皇,能人或蠢材、暴君或舵手。我们无法简单用几个标签就概况了他的一生。但正是在斯大林执政期间的铁腕作风,苏联收复除芬兰外,因《布列斯特和约》而失去的所有领土;正因暴力血腥,疾风骤雨般的集体化,短时间就让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世界前列的工业国。工业基础也成为二战胜利的一大条件。丰功伟绩的背后,乌托邦社会却变为官僚,僵化,独裁,残暴的社会。苏联所实现的‘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模式,而是极权主义的模式。慈父与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教训依然无比深刻。在斯大林死后,它的残酷性略有削弱,变得缓和些。但实质依然故我2022-07-0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