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奢侈的概念》对奢侈的概念作了概念上的分析以及历史的考察。奢侈与人们的基本生活内容,即衣、食、住、行相关,与需要和欲望关系密切。作者将之视为政治学的基本主题,历经了从古典、中世纪到现代的社会变迁,其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奢侈的概念》着重探讨了不同学派和学者从各自角度出发对奢侈的不同处理。其中成就尤其讨论了对奢侈“去道德化”的问题,解读了柏拉图、古罗马哲人、基督教早期以及现代思想家马克思、斯密、康德和休谟等人对奢侈概念的探讨。从而提示了奢侈与必需的区分,及其所代表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认同的变化。


克里斯托弗・贝里:目前是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地方政府、教育政策和经济发展。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小土若水
    不得不说。叹服。那二年的翻译也比现在的流畅好吗!!!2021-07-25
  • 阿子喵
    一本论文集,其实看看精简之后的总结就行啦……2017-02-14
  • Sabrinali
    #定义奢华等于定义社会# Berry大致将西方两千年的论述传统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希腊罗马时期,理性主义的奢华抑制论。其基本思维认为消费必然具有目的性,如保暖、果腹等等。超越此一自然的目的,是为奢华。中世纪的道德论述与希腊罗马时期无本质差异,但中世纪强化了奢华的女性意义——原来奢华已带有柔媚无刚的负面义涵,现又被认为与奢淫(Lust)相关。第二时期是早期近代,这一时期的发展逐渐肯定需要(needs)没有自然界限。需求源自于意念与想像而非自然目的(Barbon, Hume)。个人的享乐非但不会危害到公众的利益,反而有助于公众利益(Mandeville)。鼓励奢华是制度良善的政府应做的事业。税收的增加表示奢华与公众利益可以并行不悖(Hume)。第三时期为黑格尔及马克思论述。2011-09-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