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冯至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鲁迅先生称誉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也是著名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在诗歌、历史小说、散文、杜甫研究以及歌德、海涅作品翻译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全集按文体分类,以写作时间编序,邀请季羡林先生、汝信先生任顾问,冯至先生的夫人姚可昆女士和绿原先生任主任委员。

第一、二卷:诗歌;第三卷:散文小说;第四卷:杂文、文艺评论及其他;第五、六卷:学术著作;第七卷:译诗;第八、九卷:译文;第十卷:书信及年谱;第十一卷:日记。

冯至(1905—1993),诗人,翻译家。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大预科,1923年转本科德文系,曾参加浅草社。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创作了大量诗文。1927年毕业后曾在哈尔滨第一中学及北京孔德学校任教,曾与冯文炳合编文学刊物《骆驼草》,1930年赴德留学,1939年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战后任教于北大西语系。1964年9月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曾任作协副主席。著作有诗集《昨日之歌》与《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著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冯至全集》12卷。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阿莱夫
    第一卷标:在一株元宝槭下读完,有艳阳天和阴天,读飞絮时飞絮就朝向我;其余时间,槭的小黄花一直下,下到脸上、发上、书上、帆布袋上。落在哪一页就留在那页内。《北游及其他》序言24岁的冯至写给慧修的信读得泪落。20岁已写出深刻而美的叙事诗。从外国文学回到中国现代文学,始发见它的美。“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2024-04-14
  • momo
    可能还是我不够有觉悟吧,同时也有些习气未改。有许多翻译文章没看,主要读了诗、散文、杂文和历史写作。到最后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浮了出来,就是文学究竟何为?又为何呢。作家们在艰难的时代试图以意逆志,激活历史也好,振兴文化也罢,都是那样真诚。可他们面对的现实却是战时的粮价上涨、征税繁重、“抓兵”服役,甚至还有买卖贫家子弟顶替的乱象。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们写作的对话对象与其说是对外的,不如说是对内的。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在关心他们写什么,他们想什么,他们是左的,还是右的。战时还罢了,战后呢,一切也没有变得稍微好一些。那时候,写的作品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吗,他们自己会相信吗?我对人类的文明底线失去了信心,他们是如何在艰难的时代面前,坚守自己写作的信心的呢?2023-08-25
  • 重叠午
    卷五《文坛边缘随笔》。散文一辑作于90年代,读书偶得、怀念旧友或感怀旧事,行文从容;文艺杂论辑,几篇获奖答词和颁奖词启发较大;集外文章中包含一则短篇小说《海夜》,其余40年代与50—70年代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历史现场,只不过在前者的时代感下诗人尚在发声,在后一个历史现场中终逃不离传声和复写的命运。想起昨晚聊天无意中谈及“身份”这个话题,今晚心情不太好。2023-03-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