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探索艺术、美和品味的本质。本斯·纳内在书中介绍了美学诸领域,同时考虑了西方和非西方的美学传统,并探讨了为什么艺术家、音乐家甚至哲学家有时会误解或认为美学过于精英化。事实上,美学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围,它无处不在,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告诉你某件艺术品是好是坏并不是美学的工作,如果有一种体验对你来说是值得拥有的,那么它就可以成为美学的主题。这一认识很重要,因为以这种包容的方式思考美学,为理解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要素以及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性这些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斯·纳内(Bence Nanay),安特卫普大学哲学教授,剑桥大学彼得学院高级研究员。他的研究集中在多个领域,如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哲学,其专著包括《感知世界》(2010)、《感知与行动之间》(2013)。他因在美学和感知哲学方面的工作而获得著名的洪堡基金会贝塞尔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ailing2Caldey
    “所有审美事物的共同点非常简单:你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注意力可以有多种形式,而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唤起这些形式中最好的那一种(普鲁斯特)。”“我们应该始终意识到我们所占据的文化视角,并谦逊地对待我们的审美评价:把它看作从一个非常具体的文化视角作出的评价。我们很容易在美学上感到骄傲自大,或许正是因为它对我们个人来说太重要了。但这也更是我们应该在审美评价时格外谨慎的原因。”2023-10-03
  • 如雨乃可乐
    3.5分。一些核心论点我都无法赞同,有些强调在我看来是过分的,矛盾的。第三章《体验与注意力》对我最有启发,以至于这两天完成工作就关电脑。第六章《美学与生活》我竟认为可拿我的个人生活作例证,读来颇有共鸣,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作者一直否认(最后似乎也有所承认)的较普遍的审美反应的存在。2023-08-26
  • 一口气读完
    乔纳森称赞作者把“aethesis”还原为感性学,虽然并不认同作者过于强调审美体验的个体差异。2023-08-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