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片位居欧亚非十字路口,海岸曲折、岛屿密布的小小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东方与西方文明的交融之地。这里孕育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它不仅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这里建成了“新罗马”君士坦丁堡,它成为“世界渴望之城”,丝绸之路的终点;时至今日,希腊仍是全球航运业的执牛耳者。

这里也是东方与西方强权反复争夺的焦点,从希波战争、罗马征服,到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十字军东征、奥斯曼统治,再到希腊独立、巴尔干战争和一战、成为冷战前线,这里的土地浸润了无数的血泪。

3500年前,擅长航海和商业的希腊先民迈锡尼人在爱琴海的岛屿和半岛上登上历史舞台,虽然经历了一个衰退的“黑暗时期”,但在公元前9世纪后再次繁荣,发展为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城邦,进而因亚历山大征服而缔造了第一个“全球化”时代。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希腊的历史并没有随着古希腊城邦的衰亡而结束,希腊人的文明反而由于罗马的推崇而进一步扩大影响,为现代科学、艺术、政治和法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讲希腊语、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古典希腊和罗马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在数百年间为西方世界所艳羡。中世纪终结之际,君士坦丁堡的沦陷虽然令人嗟叹不已,但从奥斯曼帝国的希腊巨商,到引领现代民族独立浪潮的希腊革命,再到在商船业独占鳌头的现代希腊,希腊人依然在亚欧交会之地蓬勃发展。

《希腊3500年》是作者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完整涵盖3500年希腊历史,串起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希腊历史完整图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讲述了希腊人的故事和他们的全球影响。

[英] 罗德里克·比顿(Roderick Beaton)

罗德里克·比顿(Roderick Beaton),伦敦国王学院现代希腊及拜占庭历史、语言和文学荣休教授,曾任拜占庭和现代希腊研究系主任、希腊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他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希腊研究,著有《中世纪的希腊浪漫主义》《现代希腊文学导论》《拜伦的战争》《希腊三百年》等,作品曾三次荣获英格兰-希腊联盟朗西曼奖,并入围达夫·库珀奖、坎迪尔历史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阿叽
    历史上每一个试图征服或者已经征服希腊的民族和国家,最后都会被希腊的精神反噬,古希腊文明的光辉,就是柏拉图笔下太阳的光芒,流淌着真理,照耀着人类世世代代。每当我们的历史陷入黑暗而不知去路之时,我们总能够凭借回顾那个神圣的时代,汲取继续走下去的力量。2023-08-12
  • gameart
    一个地区的闪光年代之外的时间是怎么度过的?2024-06-02
  • 没有礼帽
    本书是偏传统的那类通史作品,篇幅不长,经济、社会方面的内容少。开篇先简单写了一点克里特文明的内容,实际上,这只是为了表明其对希腊本土的巨大影响。作者罗德里克·比顿真正的写作起点其实是迈锡尼时期,这种写法在欧洲学界算常态。只有一小部分欧洲学者,会更倾向于从克里特岛写起。克里特人并非希腊人,语言、风俗、信仰等也不相同。而那段浓墨重彩的青铜时代,对古希腊人来说都是极其陌生的,只有零星的神话得以流传下来。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历史”,究竟要不要囊括今天政治版图上的一切过往,还是要谨慎地去选择一个文明起点?这可能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但在以民族自决为立国原则的近现代欧洲,现在却不能深度谈论“民族”,未免有些吊诡。由多民族移民组成的美国,虽然对这个问题没设禁区,却也有专属的政治正确,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2024-05-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