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印象与风景》首次出版于1918年,是作家的文学初尝,在父亲的资助下得到出版。洛尔迦一路旅行,怀着对家乡风光的丰富情感写下了这些文字,既表达了思考,抒发了情绪,同时也将自己对色彩和音乐的敏感融入其中,让读者从散文中看到诗人洛尔迦的影子。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1898—1936),西班牙作家。生于格拉纳达,“二七代”代表人物,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普赛谣曲》《诗人在纽约》和《暗沉爱之十四行》,戏剧《血的婚礼》等。

-译者-

汪天艾,文学博士,西班牙语诗歌译者、研究者。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世界文学》编辑。译著有《奥克诺斯》《现实与欲望:塞尔努达流亡前诗全集(1924-1938)》《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印象与风景》等数种。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流水豆瓣
    罗列严重,是翻译的问题么?2017-12-24
  • 非虛構
    如今他的语言如同西班牙古老采石场坚固的石块,石缝间不时有小花轻柔地绽放着。他的双眼不再忧郁,对世间美好感官上的愉悦在他眼中燃起无法熄灭的青春之火。善感,这种诗人首要的特质在他身体里强有力地跳动着。他的诗歌自由奔放,浑然天成,如同自然的力量,像一棵树或一朵云,神秘莫测。2017-08-11
  • 世愚
    在阳光的照耀下阅读这短短的小集子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早年诗人的雕琢正是那个年轻岁月所容易出现的,新奇意象的交叠出现令人惊叹以及出乎意料。诗人采用的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不容易的描摹,短短的篇幅所勾勒出的正是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而在这些精致的背后所隐藏的则是诗人对故去的时代的怀念和不舍,对现代化的不满,其中实际上蕴含着深深的悲哀与感伤。实际上在对景物的抒写之外还蕴含着一些属于诗人自己的思考,对荣誉和死亡的考虑,《主题》开头的几段对人们面对景色时心态的说明都是如此。不得不说译者和编者将十四行放在附录中的举措无疑让诗人的形象更为立体了。散文中的诗人同情诗中的诗人截然不同,一个阳光普照一个热烈焦灼,令人怜惜。塞尔努达的回忆文章更是让阅读者的情绪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读完之后的我只想继续阅读诗人的其他作品。2020-02-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