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巴巴拉・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作家,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备受费正清、约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 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文字充满戏剧张力和画面感,主张把历史看作可读的故事,自称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她认为历史作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应运用想象力和创造性写出清晰、有趣的历史。塔奇曼的作品是严谨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并伴随着深刻的反思,拥有让读者着迷的魅力。

内容简介

“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35)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马大象
    【藏书阁打卡】巴以问题国人真正去关注和研究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还是以一种很务实的“谁跟我们好我们就向着谁”的逻辑,去评价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因此这本塔奇曼的书在国内的影响力比较弱,另一个原因是,这本书的故事性也不强,因为要从两千多年开始写起,一直写到《贝尔福宣言》,作者主要做的就是梳理历史文献和材料,来佐证她的观点,把英国为什么自古以来就对以色列有着特殊的感情,而这些观念又是如何在现代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的,对巴以问题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个历史的角度去看待英国。2020-03-16
  • 优游卒岁
    与其说写的是英国与巴勒斯坦的关系,不如说写的是一部犹太人离散与复国的历史,只不过在犹太复国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则非英国莫属。一战后奥斯曼帝国崩溃之后,整个中东包括巴勒斯坦均属无主之地,其后的过程就如塔奇曼所言,皆属秃鹫分食腐尸而已。犹太复国于此,倒也是属历史的必然。后来所谓的自古以来或者被占领土,均属睁眼说瞎话。只不过塔奇曼在此书中,还是惯有的文学性写史的方式,带有强烈的作者偏见,不是我所能接受的。2019-09-15
  • Amo Wu
    1917年,英國外交大臣亞瑟·貝爾福,給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盟的副主席羅斯柴爾德爵士寫了一封信,宣稱英國政府支持猶太人到巴勒斯坦建國,這就是著名的《貝爾福宣言》。《貝爾福宣言》在法理上並不完備,因為英國當時並沒有實際統治巴勒斯坦,所以他們是把別國的利益,擅自許諾給了猶太人,相當於拿別人的東西送人情。這也埋下了中東問題的隱患。而關於這些,身為猶太人的塔奇曼在本書中極少提到,所以,要更透徹地理解中東歷史,還需要參照更多其他視角的書。2019-06-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