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非此即彼》(上下卷)是克尔凯郭尔作为自由思想家的真正的起步之作,它具有典型的复调结构,拥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作者一反欧洲哲学从概念到概念、重注逻辑和推理的传统,摒弃了思辨哲学对于客观真理体系的追求,全书甚至没有真正的“作者”、没有最终结论,他创造性地通过提供“审美的”(上卷)和“伦理的”(下卷)两种不同生活样态的代言人的方式,让他们各自出场对其各自的生活样态进行描绘和展现。

京不特(1965-),原名冯骏,征修。玄学派诗人之一。出生于中国上海。现定居丹麦。

在八十年代,因为长诗《第一个为什么》而被上海的文保政保警察当作工作对象(1986-87年被“内部控制”;1987年7月7日被抄家和拘审,同年9月逃离上海)。1988年成为佛教沙弥。1989年走过缅甸战场而进入泰国并居留于泰国。1990年冬天到92年春天陷于老挝监狱。之后因联合国介入而出狱赴丹麦。现从事哲学研究翻译工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舒北Petrus
    下卷是法官威尔海姆从伦理(婚姻)的立场出发对审美者A困境的解答,同时也真正从外在历史现象的对比转向对人生境界发展的讨论。婚姻吸收并继续了直接的爱欲,使其获得了精神性的规定,因为婚姻式的爱情通过与时间的斗争而赋予先前阶段中不断重新开始的爱欲以实在性,从而发展出了持恒的“内在历史”。内在历史的方法(埃克哈特的灵魂原则、波墨的神性-人类学原则此时转变为本体论对经验发生作用的方式)是《非此即彼》最重要的成果。抉择的困难被回溯到原初的决断(自由),即无限地投入绝对者的驱力,只是伦理境界视之为维系现世秩序的纽带,却无法追问抉择与绝对者的关系,即《论反讽概念》中本体论与个体意识之联系的发生方式。因此,伦理是对宗教之“爱”的陶冶,是尚未遭遇“罪”之经验的宗教。2022-11-05
  • 小熊QQ
    伦理的生活,婚姻和工作,克尔凯郭尔2022-05-06
  • john vin
    很有力量的一本书,书籍的主要内容关乎美学,以及生活的审美—伦理学。上册看似散漫,严谨的逻辑布局于下册展现出来,并逐渐收尾。从欲望,到爱情,从婚姻,到生育,廓尔凯郭尔谈论了这四阶段的递进审美,以及伦理内涵。最有趣的是上册末尾他根基自己的理论写了一部中篇小说。2017-08-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