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罗振宇、包刚升、梁捷诚挚推荐

得到App《中华帝国财政30讲》课程原稿修订升级版

附录《燕京书评》对谈深度长文

揭开中国历史三千年背后的财政逻辑

*******************************************************

钱的历史,不只是“财”,更是“政”。

不少王朝的灭亡,在根子上就由财政决定了,

帝王将相的贤愚不肖,都难以改变王朝的命运。

跟着钱走,看见不一样的中华史。

********************************************************

任何时空里,财富的博弈都可以把历史撕开一个口子,读者能从这个截面上看到各方力量的角逐,理解历史向前发展的真实动力。对于中华帝国来说,钱的历史,不只是“财”,更是“政”。

《何以帝国:从财政视角再看中华史》共三十讲,从先秦的初税亩,讲到晚清的度支部,通过解答一个个历史问题,用财政的线索重新梳理了一遍古代中国的成长历程,从钱的角度解释了众多历史中的现象。书中每讲皆围绕三个线索展开:第一,财政制度的三个要素,收入、支出、管理,在历史时空中不断变化的轨迹;第二,从财政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中华国家不断成长的历程;第三,财政领域中的强制权力从君主私权一步步实现公共化的历史进程。

刘守刚,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财政史、西方财政思想史、财政政治学。代表著作有《国家的财政面向》《财政中国三千年》《打开现代:国家转型的财政政治》《中国古代治国理财经典阐释》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Dennis夏云辉
    降维打击企业创新管理,提供更宏观长线视角2023-10-14
  • 邝海炎
    叙述简劲,概念清晰,举重若轻,纲举目张。但有些“概念先行”和“国家主义”倾向。2023-08-09
  • 芋圆
    结构:从税炳的进度贯穿古代到清末民初始终,税人,税地,税商及往来反复。在大学教课的作者写作就是结构特别清晰好读,每章有导读,结尾还有总结。书本最后还有参考文献,结语和《燕京书评》的访谈,访谈的问题都很好,结语有本书构思和写作的方法论,可以学习学习。 读后感:可以感觉出作者的阅读量真扎实,而且作者本人逻辑自洽,非常严密,在一些问题上举重若轻。本书的内容探讨古代的财政,主要论点和观点是公共权利的实现,权力与权利的最大化、平衡。2023-12-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