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交通看春秋历史,一部别开生面的先秦史著作。以《左传》记载为核心,逐一分析并还原了春秋时期中国北方的主要交通路线网络。

还原先秦时期中国北方交通样貌,深化对中国交通史的整体认识。

【内容简介】

《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为专门探讨春秋时期齐、卫、晋、秦四国交通路线的学术专著。全书以国别为划分依据,以春秋时期齐、卫、晋、秦四国为研究范围,以《左传》中战争、盟会等空间移动记载为核心,兼及巡狩、遣使、出奔、迁徙、婚姻、丧祭等内容,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和考古出土报告,以及卫星地图等数位资料,逐一分析齐、衡、晋、秦四国的交通路线,还原了春秋时期中国北方的主要道路交通网络。了解先秦时期交通样貌,对把握秦汉以降交通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历史的整体认识。

【《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亮点】

1.题材新颖。《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为专门探讨春秋时期齐、卫、晋、秦四国交通路线的专著,市面上关于这方面的图书较少。目前古代交通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秦汉以降,春秋时期的研究相对匮乏,特别是以往研究多集中陆路忽视水路,《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对涉及黄河津渡的交通路线也做了精细梳理。

2.小切口,大问题。以春秋时期齐、卫、晋、秦四国交通路线为切入点,引出当时列国间的战争、盟会等重要活动,包括大家熟悉的“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等等。

3.资料丰富,研究扎实。《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以《左传》记载为核心,结合相关文献材料、考古出土报告、卫星地图等数位资料,逐一分析并还原了春秋时期齐、卫、晋、秦四国的主要交通路线。

4.思想性和学术性兼备。交通是历史研究的枢纽问题之一。古代交通路线往往具有传承性与延续性,不少秦汉道路是在先秦交通基础上发展而成。还原先秦时期交通样貌,对把握秦汉以降交通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丰富和深化对中国历史的整体认识。

5.图文并茂。除文字考辨和叙述,作者还自绘数十张交通路线图,清晰直观而让读者一目了然。

【编辑推荐】

目前古代交通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秦汉以降,春秋时期的研究相对匮乏,尤其缺少像《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这样兼具全面性与系统性的专著。交通是历史研究的枢纽问题之一,还原和还原先秦时期交通路线,对把握中国交通史全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历史的整体认识。

徐鼎鼎,女,浙江杭州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及文献学,在《南方文坛》《贵州社会科学》《思与言》等期刊及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认知与情怀》《古典新探》。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坐觀千江月
    按照左传的记载,一点点梳理齐、鲁、卫、晋、秦的交通路线,是个很细致且极需要坐冷板凳功夫的活儿。整体来看,作者写了一本工具书,必将成为后人阅读春秋左传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可能是写多了,有些细节上的小错误,比如方向的正反,不是什么大问题。2024-05-20
  • 卓阅
    学术性专著,非通俗史作,且地域性偏强,读之不免枯燥。立论多由前人之言整合而来,少新发之论,且所得路线之结论偏于笼统,仅于两地间以直线相连表示,未于实际地形路线加以验证。是其不足。但耙梳论证取信之功却是不容否认的,无论是对公元前654年夷吾“将奔狄”之白狄之境的推断,还是对公元前660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之皋落氏地望的考证,都可见作者“厘清正误”“修订旧说”的细致。本书除可作为了解春秋时期齐、卫、晋、秦四国交通路线的专著,还可作为寻访古址的指南,体会时光流转,体味古今变迁。2023-08-09
  • 凌風追譯
    仍然是沿革地理考证和经学地理考证那套,方法论上无甚创新。地图没有考虑地形地势因素,又没有实地观察资料,总的来看失之简略。比较值得一提的应该是把列国间的交通路线进行了可视化呈现。2024-01-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