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朱熹的思维世界》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绝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田浩(Hoyt Tillman),1944年生。本科学习美国史和欧洲史,研究生转向中国史研究。1976年取得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导师是史华兹(Benjamin J.Schwartz)和余英时。毕业后,他加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宋元思想史研究。著有《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儒学话语与朱子说的主流化》等,编有《宋代思想史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藏树
    陆九渊谈读书:“所谓读书,须当明事理,揣事情,论事势。且如读史,须看他所以成,所以败,所以是,所以非,优游涵咏,久自得力。若如此读得三五卷,胜看三万卷。”又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2018-05-04
  • 摸鱼斗士
    匆匆翻过,翻译还是比较流畅。指出道学发展不是程-朱的单线索发展,并关注了朱熹与当时其他思想家的相互影响。我最直观的感受其实是活得久确实重要,程颐和朱熹都活得相对比同时期同领域大多数足相匹敌的思想家久,使他们在这些同辈学者去世之后有了进一步广收门徒、整顿学统和凸显自身的大好机会……2023-06-16
  • 非虛構
    從北宋以來,漢族的思想家就以傳統漢文化為主而兼採民間。在南宋將亡,蒙古人將作為歷史工具而摧枯拉朽完成天下大統一之際,真正的偉大思想家不能不關心天下大勢,不能不謀求出路。他們也許找的很不對,但非找不可。朱熹找到的總結大綱就是《四書》。四部書中的綱領是《大學》。 這不是孔子的書,只好掛在曾參的名下。 把《中庸》配上,掛在子思的名下。把《論語》作為吹噓首席弟子「不違如愚」什麼自己話也未說的顏回的書,再加上話說得最多的孟軻言行錄《孟子》。 於是《四書》完成,「顏、曾、恩、孟」在孔子神位兩旁一直被供奉到清末。朱熹的《四書》,特別是《大學》,好比同時期的但丁的《神曲》、羅摩奴闍的《梵經吉祥注》都託名古籍和古人,而實際是提出方案和思想體系,以求解決自己所處的世界中的迫切大問題。2023-11-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