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千高原》和《什么是哲学?》之间相隔了大约十一年。如何解释这个延迟呢?★是什么让德勒兹决定用《什么是哲学?》这《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来总结他和加塔利的合作的?★什么能把《什么是哲学?》一书从德勒兹那时写作的其他作品中区分出来?★这《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是否有某种特质,让德勒兹觉得他需要加塔利,或者我们能从中看出加塔利的贡献?在很多方面,《什么是哲学?》的作用就类似于康德的第三批判。如果说德勒兹的第一批判是《差异与重复》,第二批判是《反俄狄浦斯》,那么《什么是哲学?》就是他的第三批判。《什么是哲学?》弥漫着告别的气息。从某种目的论的视角来看,这《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对于德勒兹和加塔利的生活和事业来说都体现为一个适恰的结论。1992年,在《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出版一年后,加塔利就去世了。大约三年后,由于长期以来健康不断恶化,德勒兹放弃了他最后尝试写作的一本关于“马克思之伟大”的作品,在1995年与世长辞。这样来看,《什么是哲学?》几乎是预见性的,它总结了德勒兹和加塔利的思想,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总结了“我这一生到底做的是什么”。《什么是哲学?》在法国一出版,几乎立刻就登上了各大书单的榜首。但是,在1980年代这“寒冬”的十年中,1960年代蕴育了《反俄狄浦斯》的那些解放希望已经渐渐消散,1970年代中加塔利对替代性政治的实验也慢慢走到尽头。确切地说,它是德勒兹诸多作品中,被讨论最少的那些书之一。如何解释《什么是哲学?》这种相对被忽视的状态?在这本解释《什么是哲学?》的导读中,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作者重新安排了其章节的顺序,首先从艺术开始(“感知物,情动和概念”一章),然后进入哲学的部分(“什么是概念?”、“内在性平面”和“概念性人物”这三章),最终到达科学和逻辑(“函项与概念”和“预期与概念”这两章),之后我们将以论大脑的章节(“从混沌到大脑”)以及涉及历史和地理哲学的章节(“地理哲学”)来结束。雷克斯·巴特勒(Rex Butler),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艺术设计和建筑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兴趣为澳大利亚艺术和批评,战后美国文化,以及批评理论。主要作品有《鲍德里亚:捍卫真实》(Jean Baudrillard: The Defence of the Real)、《澳大利亚艺术秘史》(A Secret History of Australian Art)等。郑旭东,男,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现为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斯宾诺莎哲学与德勒兹哲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好讨厌这句话——但事实上,无论是勒克塞勒的批评,还是他之后那些追随者的说法,这些未来的声音德勒兹和加塔利已经在不同方面有所预见。真的好讨厌,讨厌死了,简直有点无耻。「Deleuze」,天真的德勒兹、快乐的德勒兹、强力的德勒兹、感伤的德勒兹,我会像清点公仔那样购买你们的德勒兹,但我单方面的讨厌你们这些人推出的军师德勒兹。2023-11-28
  • 荀继子
    非常细致而有力,无愧于德勒兹对这本书的重视(我们能在ABC中看到他对此书的反复提及)。未来有必要重读。2023-11-06
  • 可樂漱口
    看导读要在读过之后,至少是一边看原著,一边走导读,这本就是如此。2022-05-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