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籍的秩序》所收录的七篇文章目标不同,辖域有别,风格迥异,却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左右书写之条件,决定传播之形式,给文本的意义建构强加上了种种限制,我们如何理解这些限制?

作者、文本、书籍、读者——罗杰·夏蒂埃在书籍史和阅读史框架内的研究工作正是在这四极之间展开,他试图将自己的著述与文化史和社会史联系起来。

罗杰•夏蒂埃1945年12月9日生于法国里昂,1967年获索邦大学硕士学位,1969年,他取得法国的大学历史学教师资格,1969-1970年,他任巴黎Lycee Louis-le-Gand的助理教授,同年为巴黎第一大学的现代史助理教授,后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高级讲师,后担任该院所长。2006年始任法国学院教授,执掌“现代欧洲的书写文化”教职。

罗杰•夏蒂埃法国第四代年鉴学派、新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阅读史研究一般被视为新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结合,扩大了书籍史的外延,在物质实践之处,他更关注一种文化实践的阅读,他认为正是阅读的发生,书籍的真正意义才会产生。他的关于书籍史的横跨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的研究方式使他成为当代最为重要的史学大师之一。其主要著作有:《法国编辑史》(主编)4卷(1989–1991)、《旧制度下法国的阅读和读者》(...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不知远
    围绕朗读到默读的转变,讨论作者、赞助者(王权)、出版商、印刷商、读者、图书馆等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影响和微妙的联系。对多尼和德·迈内文库的研究,对蓝皮文库的讨论,堪称文化史和社会史结合的典范。2022-04-03
  • 未可迁
    作为知识权力的载体,书籍的出版、整合、收藏和阅读都体现了社会的分层。2021-03-31
  • 夏季群岛
    很驳杂,提及了作者,赞助-题献体系,读者,文库编撰,大众文化,以及对高乃伊一幕戏剧的解读……2016-02-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