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青藏高原東緣「民族走廊」因其間民族與文化複雜,被認為是解答中國民族歷史之謎的關鍵。本書以民族走廊上一關鍵民族─羌族,來說明漢、藏與西南氐羌系民族「邊緣」的形成過程。本書首先呈現當代羌族在社會、文化各方面居於漢藏之間的駁雜特性,然後說明造成此「羌在漢藏之間」現象的歷史與文化過程。此歷史過程涉及華夏以「羌」為其西方族群邊緣的宏觀歷史變遷過程,以及許多邊緣人群爭論、建構與遺忘「歷史」並改變其歷史心性之微觀過程。此文化過程涉及─民族走廊上諸人群在中國、吐蕃與近代西方殖民帝國之多重政治文化影響下,透過各種文化表徵相互歧視、誇耀與模仿而成為華夏、吐蕃、以色列人後裔,以及「有共同語言文化的羌族」之過程。藉此,本書對羌族以及中國民族之起源與形成,提出一超乎「歷史實體論」與「近代建構論」的新詮釋。

王明珂,1952年生於台灣。美國哈佛大學博士(1992)。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範圍是中國民族─羌族與中國西南民族,北方遊牧社會之歷史與人類學研究;研究主旨在於人類生態,社會認同與區分,及相關之歷史記憶與文化表徵等問題。1994年以來,多次到川西羌族地區進行田野研究。曾在台灣大學﹑政治大學與東吳大學等校教授歷史與人類學相關課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八月之光
    写的是非常好的,对于羌族的形成与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只是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2022-06-19
  • 文山
    读的是这个版本。这学期王先生来文研院做访问学者,见到了本人,之后应该还会去找王先生要签名。就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阅读。读后,还是很受启发的,好读又耐读。王老师意将超越上述“历史实体论”和“近代建构论”的缺陷而从“华夏边缘”的视角去看某个特定少数民族的形成,即羌族是如何在汉藏之间不断飘移、变化,最终形成了如今看到的民族。一方面,王老师承认羌族的形成有近代建构论的成分所在,即当代羌族的确是国族主义下的近代建构。但另一方面,羌族之存在,自有其近代以前至历史基础与延续性。可以说,王老师是想缝合上述两种理论的缺陷,在这种缝合的过程中,最大的创新点在于详细解释了羌族的历史变迁过程,解释清楚了历史延续的究竟是什么。2022-04-14
  • die young
    中政思课程时候看的,可以说极大影响了我自此观察的视角2023-03-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