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44年,郭沫若为纪念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300周年撰写《甲申三百年祭》,讲述了明朝灭亡的经过及原因,剖析了李自成如何因骄傲懈怠在短短40余天内便功败垂成,在当时的中国政坛和文化思想界激起轩然大波。毛泽东高度评价该文,要求将其作为整风文件印发全党学习,目的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他在从西柏坡前往北平的“赶考”路上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调研期间,特别问道:“《甲申三百年祭》这《甲申三百年祭》,毛主席是什么时候让大家学的?”当得知是在抗战胜利前夕,他感慨道:“中国革命必然胜利在这里就能找到答案。”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易泰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23-10-05
  • 你背影很温柔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2024-05-09
  • 杨羊得意
    非常平庸。占据大量篇幅的是大段大段的印证,然而来源有限,作用大小也存疑,实在不算好的考据;逻辑上讲,预设立场,前后矛盾,双重标准,也不能算是好的历史研究;文笔无味,更不能算是好的文章。2024-05-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