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比较诗学》最初在1990年以英文形式出版,它反映了国际研究方面由于中国人的出场所引发的这些进展以及许多主题和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是不可规避的:在形形色色的文化中,文学的性质究竟有些什么样的思想?或者换言之,那些主要的文学文化群落究竟如何建构其成体系的文学观?通常的回答是显而易见的:即通过响应其社会的、哲学的和观念的语境中存在的文学实践。

作者简介

厄尔・迈纳系美国普林

斯顿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

授,主持国际比较文学学会

下属的跨文化研究会,曾任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他

对17、18世纪欧洲文学和东

方文学、特别是日本古典文

学的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广

泛赞誉和高度评价。迈纳教

授的主要著作有《比较诗

学》、《德莱顿的诗歌》(印第

安纳大学出版社,1967年)、

《日本宫廷诗导论》(斯坦福

大学出版社,1968年)、《从

多恩到考利的玄言诗》(普

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9

年),编著有《约翰・德莱顿

作品集》(共15卷,加州大

学出版社,1976年)、《普林

斯顿日本古典文学手册》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85年)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41K
    给翻译扣分。和刘若愚之作相比起来,更多在谈文学而非诗学,难道是受古希腊“悲剧即文化”的同质心理影响?2020-10-15
  • 田翏翏
    读完摹仿论之后看的,两厢对比感觉无聊得要睡着_(:з」∠)_而且好多地方不用通译2018-04-08
  • 放鱼
    前面还是多好的 至少在理解范围之内 也明白老人家以文类为眼 想要条分缕析解的到底是何牛 应该说这种方式立论就无比诗学范儿 只是越往后读作者对于文类的解析就越让我困惑 比如说连歌是叙事的 当然的确从叙事要素以及诗学对照的角度进行了阐释 然而立论仍是主观了些 对于戏剧的剖解是我读的相对舒坦的章节 之后便渐乎茫茫然了 谁来拯救我这一颗想要研究比文的心2011-05-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