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出版于1785年,是康德道德哲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在完成《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写成的小册子。这部著作系统地展示了康德如何从一般道德理性知识中挖掘出道德性的最高原则,并对道德法则与自由的关系作了一个初步的清理。康德正是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提出了“人是目的”这一命题,《道德形而上学奠基》采取一种从下而上逐步提升的方式,或者说从分析上升到综合、从具体提高到抽象的方式,从日常现实的道德经验出发,是最通俗的一部。不仅展示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整个逻辑体系,而且揭示了这个道德体系的发生学,表明它的那些原理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包含了康德道德哲学中许多难解之谜的谜底。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由杨云飞译,邓晓芒校订。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

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淇刻
    看的杨邓译本,参考剑桥英德对照本和李译本。康德这本书内容上可以说是上承纯批下启实批了。可惜我就看了一遍,顶多大概把握了一下主要的观点,仔细的逻辑还得捋一捋。看了这本书才能知道,为什么研究康德必须要看纯批,核心中的核心了。翻译上,个人觉得杨邓译本稍稍不如李译本,可能是因为我纯批就看的李译本,熟悉了他的风格吧。杨邓译本的优点是读起来有种中文的亲切感,有的地方更有感觉,但代价就是反而可能不易于精确的理解,李译本的优点就在此。只能说,我每次看杨邓译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看眼李译本瞬间就懂了。2022-06-04
  • 非虛構
    1、意志不可能是自律的,不可能是“一种自为的法律”,除非它是自由的。2、人们在自身之中发现了理性的能力,它超越了由感官所与的表象。人具有双重公民身份:在感觉世界,他的行动是可以凭藉自然的因果关系来解释的,因而是他律的来解释的,但是作为理智世界的居民,他的意志的因果关系被并且必然被思想为置于自由理念之下的,是自律的。3、由于我们同属于两个世界,我们体验到作为实践理性的命令的应当:甚至在追随物质刺激时我们也意识到理性所要求的东西。虽然我们不能证明:在自然的必然性与人类行动的自由之间没有最终的矛盾,但我们必须假定这一点。并且这个假定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在不受现象之物必须符合的规律制约的物自身之中,不存在任何矛盾。我们能够以这种方法“领悟”道德命令无条件必然的“不可领悟性”。2021-11-05
  • 南极旅行家
    如果说第一次与第二次读第一部分感受到的是“善良意志”纯粹庄严义,第三次读感到的是作为律法的“义务”,第四次读就是作为意志自我决定的绝对自由义。2021-12-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