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黄河边的中国》是作者在1996年5月—11月期间深入黄河流域的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实录,是一部当代中国少见的实证考察之作。作者足迹遍及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走访了数县、数乡、数十家农户,并通过市、县两级党校系统访谈了数十位县、乡、村三级官员,以逐日访谈纪要的方式,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后20世纪90年代正在剧烈转型中的中原乡村的社会生活,并着力反映社会转型过程中小农阶层的利益、情绪与态度,生动展现了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后的广大农民与土地、与市场、与血缘人情网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和问题,也揭示了无形的传统文化力量与人们迫切进行的现代化努力之间的强大张力。

本次全新修订版增加了作者近20年来对于中国“三农”的新观察和新思考,与原版本中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形成对比,体现了“三农”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国家多年来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为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而进行的坚持不懈努力。

曹锦清, 1949年生,浙江兰溪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于2019年退休。主要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走出理想的城堡——中国单位现象研究》《中国七问》《黄河边的中国》《如何研究中国》等。其中,《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一剑霜寒
    时隔多年再次阅读曹锦清教授大作,新修订的版本更完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记载28年前中原大地乡村社会的人文百科之书。经过一代人的努力,现在农民负担轻了,农村环境美了,农业基础强了。2024-05-07
  • 春不老
    作者调查之诚恳、艰辛实在让人动容。用现在的人民生活参照此书,看起来人民的生活的确改善了许多,此书所调查的年代是我国刚开始艰难探索现代化之时,现在再看,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可谓突飞猛进。可隐藏其中的问题似乎与历史并无不同,三农问题与民主问题依然存在,此书在今天,甚至以后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的也不便说,无论是学者、政府人员还是一般群众,我认为都应看看此书,在不同的视角都会有收获。2024-02-14
  • 秀逗君
    真是一本宝藏书,在现在这个意识形态笼罩的环境里能出版,实属不易,有兴趣简单了解的,可以看一下我的读书笔记,用了两天仔细读完,800多页的皇皇巨著。2023-12-0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