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利奇(1910—1989),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以丰富的民族志资料展现缅甸高地克钦人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利奇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论述了当地两种极端的政治观念“贡萨”和“贡劳”,以及当地人实际的政治运作行为是如何作为上述两种观念的折中并在长时段的演进中摇摆于这两极之间。《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为人类学名著,其影响亦波及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

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1910-1989),英国人类学家,193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机械系,后在上海经商数年,1937年从贸易公司辞职前往台湾研究雅美人,从此走上人类学之路。同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师从Malinowski,1938前往伊朗库尔德地区做田野工作,1939年他来到缅甸克钦地区,但二战蔓延到缅甸,他于是在克钦游击队中任职,直至二战结束。战后他重返伦敦经济学院,并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与二手资料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1953年开始到剑桥大学任教。1975年他被授予爵士爵位。利奇被认为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在英国的代言人,他因此也被称为新结构主义者,但是他的结构主义更具有经验主义的根据,而且,他后来转向了象征体系的研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1954)、《重新思考人类学》(196...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Rison.Wongzit
    利奇的前瞻性让人不得不膜拜。在一本书中同时看见布朗和E-P、列维•施特劳斯、格尔茨甚至布迪厄的影子(official kinship 和practical kinship的区别);书中对于族群的认识影响到巴特的《族群与边界》和王明珂的两本书,学术地位在今天被严重低估。但是正如文义在代译序中所说,我们必须超过利奇。2021-10-17
  • 秀逗君
    考察之细,研究之深,可惜我读的比较粗线条。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在这本人类学经典著作,田野调查研究之中,看到目前缅北多种族融合后的堕落现状的产生原因,没找到,偏离了主要兴趣点,所以也就泛泛而读了,但我觉得在现在社会高考就业热点讨论的情况下,好像人类学这个专业在国内是没有任何出路的。。。但是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素养,是应当具备的。2023-06-27
  • 白菜丸子粉丝汤
    在微信读书上看的,地图好糊看不清。在克钦人当中,妇女的地位也好低下,虽然没那么强调所谓的贞操,但也是被当成租金、礼物送来送去,归根结底也是父权社会的被压迫者。另外,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作者写这本书除了记录克钦人的文化与社会结构之外,还是对人类学均衡理论(作者认为神话和仪式是论战的语言)以及中心边缘论的批判(不想把不同的克钦人群体分成所谓的一般和变体,而是记录理想中和现实中的克钦)。2023-03-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